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对提高课程领导力的理解

(2019-08-28 23:04:14)
标签:

历史

2019年7月8日和9日我参加了由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的一次高中新课程学习培训。这次培训内容丰富,主讲人也是业内知名人士,可谓是一场饕餮盛宴。从内容上来说,首先是通识培训,然后是专业课程培训,专业课程从课程学习评价,如何提高课程领导力、核心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案例分析等等,这些都向我们呈现了即将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将是一场从形式到内容到思想观念的一次全新变革。我们唯有轻装上阵,积极实践,做新课程改革的的引领者、传播者。

   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对课程领导力有了较深的印象和体会。从广州市教研院邹樱老师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的讲授中,我体会到了课程领导力的含义,要旨和方向。从越秀区教研员吴美娟的讲授中,我体会到怎样在教学设计中老师们怎样去落实课程领导力。从广州市第十六中学赵娴的教学设计中,我了解到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格局变化。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浅论之。

什么是课程领导力?邹老师说,这是个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的大概念。可以理解为了实现课程愿景,提升学生学习品质,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课程事务过程中,对课程活相关成员进行 引领和指导的能力。它表现为一个力系,是由教师课程设计领导力、教师课程开发领导力、 教师课程实施领导力、教师课程评价领导力和价值判断力构成。

怎么去达成这些?我认为有两点很重要。其一是教材的价值观,其二就是大概念化。

新课程的价值观就是坚持国家课程的主导地位,坚持统编教材的权威性,提高政治站位,研究课程和内容,不是做课程的搬运工。叶小兵说:教材编写是非常业的,不仅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发展,也要体现国家认知的变化,同时还要反映我国最新的发展态势和成果。教育部教局巡视员甲继亮提到,教材是帮青少年打好中国底色、注入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这些都说明,新教材是文以载道,要培养服务学生终身发展和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新一代青年。理解了这一点,那么课程领导了的大方面就走对了。

课程领导力,在教学内容上就是要研究课程内容,在大概念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结构化理清课程标准和教材逻辑,找到上位概念。 同时要进行学术拓展阅读,提高对教材知识的认识。

如何结构化? 1)建立基于历史事实的纵横交错的联系,知识网络化。 (2)建立基于历史概念(认识)的纵深联系,知识结构化。大概念教学是今后教学应该重点主要的方法。用大概念进行知识链接,建立起知识结构,这样学生学的历史才是建立在理解,可测的基础知识。

其他方面的领导力这儿我就不细说了,总之,课程领导力是要用心研究教材、学生后结晶。

在其后的学习中,吴老师用教学设计编写问题具体说明了怎样贯彻核心素养和课程领导力。

吴老师的讲座中,有一句非常精炼,我非常认同的一句话来概括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这个说法就非常明确的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条件和内容。老师就要为学生设计出培养学生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结构化的网络。如果缺乏这些课程领导了和设计力,那么核心素养就如空中楼阁。吴老师举了上学期教学设计竞赛中科学和存在问题的教学设计来厘清教学设计师怎样体现学科素养培养的。从设计中应有的三观架构(宏观、中观、微观),具体要求(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表达方式(条件、行为、结果)等来设计科学的教学设计。

接下来,两位老师进行了教学设计的展示,他们的设计独具匠心,思维深入,正好体现了邹老师所讲的课程领导力。赵老师的课例《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让我眼前一亮。赵老师这节课几个特色之处,其一,她首先分析了这课在本单元的地位,理解了教材编写着的意图,挖掘了课程外的很多资源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二,她特别重视课标和对课标的解读。其三,从文明传播的角度来设计课例,站位高,设计科学。其四,重史料实证。课例中大量的第一手史料,考古图片,权威史料文字,这些都体现了历史教学的精髓,

总之,两天学生使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后我们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实践、总结、反思、提高。让历史课堂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殿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