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柳肃

分类: 读书札记 |
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修订版) The Civi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柳肃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第1版
绪论
世界古代有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还有古代中国,这六大文明都是在没有受到其他文明影响的情况下独立生长出来的,自成体系。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在六大文明中,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四个文明都是石构建筑的文明,古代西亚是一个土石建筑文明,唯独古代中国是以木构建筑为主的文明。
在当今世界上影响最深远、影响面最广而历史又最悠久的两个文明,就是源自古代中国的东方文明和源自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
可以说建筑是世界上包含文化内容最多、涵盖面最宽、综合性最强的一种文明产物。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建筑和场景要被人看见才能真正有所感受,即所谓“触景生情”。没有景,何来情?
拥有自己的风格以及别人不具有的东西,这才是最宝贵的。人人都有的,到处都能看见的东西,就没有了价值。
在西方,自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人们就把建筑当作美术的一个门类来看待。西方美术有三大门类:绘画、雕塑和建筑。
我们并不是不需要物质的享受而一味追求精神生活,但精神生活的缺失一定会致使物质的享受变得庸俗。
我们要真实地研究历史,准确地了解和表达历史,那么在赞颂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也要研究和了解自身历史文化中的缺陷,没有必要为祖先而掩饰,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科学的历史观。
第一章
中国政治与中国建筑
一、营造法与建筑学——中国和西方建筑观的差异
“建筑学”一词来自西方,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只有营造法。
中国历史上关于建筑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宋朝的《营造法式》和清朝的《工程做法则例》。
古罗马维特鲁威就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写的《建筑十书》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建筑学专著。
中国古代对于建筑是非常重视的,但这种重视不是从科学的建筑学或者建筑艺术的角度来重视,而是政治上的重视。
二、皇权思想与城市规划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中政治因素所占比重之大,是全世界古代各国家、各民族中少有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是一种现实理性型的社会形态,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宗教型社会形态不同。
(2022年10月5日始阅于微信读书APP,)
前一篇:读书札记:《我来自东》苏他
后一篇:读书札记:《美人毒计1:》毛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