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好教育
(2018-12-20 05:45:33)国家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就如何办好教育培养人才,谈谈自己的体会。
应注重对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一上学就让人们感到孩子懂事多了,从言行上都有进步。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让学生会说话,学生会说话首先要能听懂话,其次会传话,然后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要进行明事理教育,让学生知道大家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知道对错;要交给学生办事方法,要让他们办一些事情,提高他们的办事能力。要让学生知道一些礼节;要让学生讲究卫生。总之,不要偏重知识,要注重能力培养,尤其是小学打基础阶段,所以我认为能力的培养胜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从小学到大学都不能偏废。
小学应该有会话课:专门训练学生说话,训练学生很好地表达他人和自己的意思,从而提高表达能力;还应开设各种活动课: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组织能力,总结能力。各种活动的开展和能力的培养为小学生三年级开始写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说才能会写,要求学生从三年开始写日记。
能力的培养还要发挥家长和优秀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小学生的课业不能负担过重,坚决克服无效学习、耗时间的做法,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的活动时间,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学生应以鼓励为主,有的学生是大器晚成的,不能歧视所谓的差生。
家长要注重对孩子的培养,要多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要同孩子交朋友,多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陪孩子玩;如,参加户外走山、坚持体育锻炼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包括一些社交场合;也可以专门为孩子设计一些场合,给孩子一个角色,让孩子得到锻炼。对孩子的真正关心是关心孩子的思想,要理解孩子,要尊重孩子,要引导帮助孩子,使其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家长要做到这些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要坚持写日记,一是起表率示范,二是与孩子能很好地交流。家长写日记,就能促使孩子写日记,孩子能坚持写日记则孩子终身受益啊!。
语文教学主要是作文教学,所以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要坚持写日记。教师都要掌握驾驭教材,做到融会贯通;对知识要归类,掌握其规律,要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育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要尽力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鼓励偏科,但也不能歧视偏科的学生;要爱惜尖子生和特长生。
不赞成搞性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学生一定要以学业为主;学校要有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学生一定要珍惜青春学习时光,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适龄青年搞好婚前搞性教育即可。
课程设置要注重基础性、常识性和实用性;如,语文、数学;生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哲学;等等。小学到大学都开的课程有:体育、音乐、自然、语文、哲学、中国文化课及电脑等;电脑要实行考级制,要充分发挥电脑的作用。
要注重教材质量,知识要全、要准;如,中国近代史对一战介绍的太少;教材还要实用:如,音乐教材要有详细的指法内容,美术要有详细的画法内容等;教材还要系统地反映中国独特的文化。教材不但要面向学生,还要面向家长和社会;教材的质量必须得到大家的认可。工具书要注重质量,要规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为人师表,要做学生的楷模。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终身受益。
学校校长必须德才兼备,兢兢业业,将学校办好;校长要享有崇高的威望,深受广大师生爱戴。学校要向磁石一样吸引着你的学生。
要坚持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师生要有灵魂,学校要有灵魂。
学生参加工作,一般都离不开电脑、写作及社会交往等;所以我们的教育一定不能脱离实际,一定要注重实效。对孩子负责,就是对国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