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2018-11-28 16:14:32)分类: 教案 |
第4讲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一、举例说明
1、小学数学教材编写的明线与暗线
2、如何呈现教材的内容
3、教材分析的基本思路
分析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参阅不同版本的教材和旧教材
二、教材分析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1、教材分析的目的:
一是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即是“教什么”。
二是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搞清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研究其适当的呈现方式,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奠定基础,即是“怎样教”。
2、学习课程标准
3、教材结构分析
4、分析教材内容
(1)科学性的角度;
(2)思想性、智力性和趣味性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
思想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与科学精神。二是数学知识的人文内涵与一般的教育意义。
智力性(即是数学思考),指的是在该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那些环节可以展开智力活动,如比较,分析,分类,综合,抽象、概括等,哪些地方可以引申,拓展,或进一步探索,思考等。
趣味性是指数学的奇妙、魅力因素。如游戏、故事等练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从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
重点:是最重要,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围绕着展开的部分
难点:是难以理解、掌握的,易混淆易错的内容
关键:有决定性意义的教学内容。
习题分析
(4)分析例题、习题配备的目的性、层次性等
A:意图、顺序、习题与例题的搭配等
习题的类型或意图有:基本题即巩固题,变式题(促进理解和应用),综合题,拓展延伸的思考题
B:分析习题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拓展空间
C:分析例题、习题的特点与学生的解题特点
D:注意练习的呈现形式
借鉴参考资料
三、案例学习: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