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真的写过《杀胡令》吗?对《杀胡令》的颁布有何看法?

标签:
文化 |
冉闵,小名叫棘奴,字永曾,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西华侯冉良的儿子。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
冉闵的父亲冉良,字弘武,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他的祖先曾经担任汉朝黎阳骑都督,家族世代担任牙门将。后赵明帝石勒击败陈午,俘获了冉良。当时的冉良才十二岁,石勒就让石虎收他为养子,并改名为石瞻。冉良勇猛多力,攻占无敌。历任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
冉闵年幼时就果断敏锐,石虎很宠爱他,对他就像自己的亲孙子那样看待。冉闵长大后,身高八尺,骁勇善战,勇力过人,很有计谋。担任建节将军,改封修成侯,先后担任北中郎将、游击将军。东晋咸康四年(后赵建武四年,公元338年),石虎在昌黎之战中大败,后赵各路军队都弃甲溃逃,只有冉闵的军队没有受到创伤,由此冉闵的威名开始显现。
东晋咸康五年(后赵建武五年,公元339年)八月,当时东晋征西将军庾亮镇守武昌,派豫州刺史毛宝、西阳太守夔峻戍守邾城。石虎憎恶,任用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冉闵、李农、张貉、李菟五位将军,军队五万人侵犯荆州和扬州的北部边境,另派二万骑兵进攻邾城。九月,冉闵在沔南打败晋军,杀死东晋将军蔡怀。夔安、李农攻陷沔南,朱保在白石打败晋军,杀死东晋郑豹等五位将军。张貉攻下邾城。毛宝和夔峻突围出逃,渡江时溺水而死。
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正月,石虎即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太宁,并将儿子的爵位全都晋升为王。戍守凉州的东宫卫梁犊等被逼反,打败李农,攻取荥阳、陈留等郡。石虎很害怕,急倾全国兵力镇压,梁犊兵败被杀。冉闵在战场上打败梁犊,威望更高,胡、汉各族的宿将无不畏惧他。同年四月,石虎去世,太子石世即位。在位三十三天后,石虎第九个儿子石遵废掉了石世自立为帝。当初,石遵发动政变的时候曾经答应冉闵,事成之后立冉闵为皇太子,但石遵称帝后立石衍为皇太子,冉闵感到失望。于是冉闵企图掌握朝政,石遵考虑到这一点而不任用他。此时冉闵担任都督一职,总管内外兵权,于是大力培养自己的势力。石遵有几分疑惧,采取了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的计策,渐渐夺取他的兵权,冉闵更加不满,孟准等人都劝石遵杀掉冉闵。十一月,石遵召石鉴等人进宫商议此事,他们都请求杀掉冉闵。郑太后说:“你政变的时候,多亏了冉闵才能成功,才有今天。冉闵只是有些骄傲而已,不能就这样杀了他。”商议结束后,石鉴派人偷偷告诉了冉闵,冉闵立即劫持了李农和右卫将军王基,共同商议密谋废掉石遵。指使将军苏亥、周成率领三十名士兵在如意观把石遵抓起来,并在琨华殿杀掉石遵。
石遵死后,石虎的第三个儿子石鉴即位,任命冉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当月(公元349年十一月),石鉴派遣石苞以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深夜在琨华殿杀掉冉闵、李农,未能成功。石鉴害怕冉闵叛乱,假装不知道,连夜在西中华门杀了李松、张才,同时杀了石苞灭口。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祇在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关系不错,他们集结军队传檄讨伐冉闵、李农。石鉴任石琨为大都督,与张举及侍中呼延盛率领七万军队分几路讨伐石祇等人。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等人谋划诛杀冉闵、李农,冉闵、李农将他们杀掉。
东晋永和六年(后赵青龙元年,公元350年)正月,冉闵想要彻底消灭石氏皇族,以谶文中的“继赵李”的字样为借口,更改国号为卫,改石氏为李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青龙。
石琨和张举、王朗等在外征战的七万部队回军攻打邺城(后赵的京城),冉闵带领千余骑兵,在城北抵抗他们,斩杀首级三千。冉闵和李农又带领三万骑兵到石渎讨伐张贺度。闰二月,石鉴秘密派宦官送信给京城外的军队,让他们乘虚袭击邺城。宦官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冉闵、李农,冉闵、李农迅速回军,废掉了石鉴并杀了他,又杀了石虎的孙子三十八人,把石氏家族全部消灭了。
同年(公元350年),冉闵杀死石鉴后,司徒申钟、司空郎阗等四十八人尊冉闵为帝,冉闵执意让给李农,李农以死来坚决请求冉闵为帝,于是冉闵在南郊称帝,大赦天下囚犯,改年号为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并恢复冉姓(冉闵过去又叫石闵)。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父亲冉瞻(冉良,过去叫石瞻)为烈祖高皇帝,尊母亲王氏为皇太后,立妻董氏为皇后,立子冉智为皇太子。以李农为太宰、兼任太尉、录尚书事、封为齐王,李农的儿子们都封为县公。封皇子冉胤、冉明、冉裕为王。文官武将进三等官位,封爵各有等级。
那么,冉闵真的写过《杀胡令》吗?
1.《杀胡令》出现的起因
公元349年年底,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的羯兵暗中埋伏想要杀掉冉闵等人。当时石鉴正在中台,孙伏都带领三十多个人想到中台先劫持石鉴然后发起进攻。见到石鉴后说:“李农等人谋反,已经聚集在东掖门了,我带着卫士先来告诉您。”石鉴说:“你是功臣,好好为我效力。我看关注你的,不用事先向我报告。”于是孙伏都和刘铢带领羯兵攻打冉闵和李农,未能获胜,驻兵在凤阳门。冉闵、李农带着几千士兵毁坏了金明门而入宫要见石鉴。石鉴害怕被杀,迅速先找到冉闵、李农,打开宫门接纳他们,对他们说:“孙伏都等人谋反,你们快去平叛。”冉闵、李农于是进攻孙伏都,将孙伏都等人全部杀死,从凤阳门到琨华殿,横尸遍地,血流成河。冉闵发布命令告知宫廷内外,胡人凡是拿着兵器的一律杀。于是胡人有的攻破城门逃跑,有的越墙而出,逃亡者不计其数。冉闵派人将石鉴看守起来,在城内发令称:“愿意跟着我的,到我这里来,不愿意的想走就走吧。”下令城门不用戒严。于是百里之内的赵人都进城来,离城而去的胡羯也堵着城门要出城。冉闵已经明白了胡人不愿听他的命令,于是颁布告知城内外的赵人,斩下一个胡人的脑袋送到凤阳门来,凡是文官进位三等,武官都任牙门将。一天之内,被杀的胡人有好几万。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进行屠杀,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一律杀头,死的胡人多达二十多万,尸体堆在城外喂野狗。此时,集居在四面八方的胡人,当地的军队按照冉闵的命令将他们全部杀光,当时外表长得高鼻梁胡子多的人有一半因误杀而死。
2.《杀胡令》原文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
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河山,本为炎黄之圣地,华夏之乐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前晋八王乱起,华夏大伤,胡夷乘乱而作,扰乱中原,屠城掠地。永兴元年,胡狗鲜卑,大掠中原,劫财无数,掳掠汉女十万,夕则奸淫,旦则烹食,千女投江,易水为之断流。羯狗之暴,以汉为“羊”,杀之为粮。永嘉四年,围猎汉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纵火,烤汉为食,死者二十余万。太兴元年,愍帝受辱,崩于匈奴。凡此种种,罄竹难书!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而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
不才闵,一介莽夫,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青天于上,顺昌逆亡,闵奉天举师,屠胡戮夷。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闵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难扭乾坤。华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师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举义共赴戮夷。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
那么,对《杀胡令》的颁布有何看法?
1.冉闵不是民族英雄
冉闵颁布《杀胡令》的原因是为了夺取后赵政权需要各方面军队的支持,但胡人军队不支持他,所以才杀胡的,并不是为了什么民族大义。
2.《杀胡令》的影响力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当时后赵的国土面积虽然比较大,但是执行《杀胡令》的区域,一个是京城邺城,另一个是后赵的部分区域,其他区域例如听从后赵君主的胡人所占据的州郡是不可能响应的。所以,还不至于几百万胡人连忙逃出中原,中原一时没有了胡人。否则,冉魏政权也不可能只存在了三年,就被前燕(胡人政权)灭掉。
前一篇:马谡熟知兵法为何还会使街亭失守?
后一篇: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