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技能组董璋璋老师开课

分类: 校本培训 |
宋埠小学教研活动记录表
科目 |
英语 |
年级 |
五年级 |
周次 |
第16周 |
日期 |
12月18日 |
参加人 |
综合组教师 |
||||||
中 发言人 |
钱晓敏、倪芙蓉等 |
||||||
教研主要内容记录
学习内容
教研决议
建议等 |
一、董璋璋、陈宜芳老师上台发言 1、分析教学重难点; 2、介绍教学过程和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3、自我反思,说一说自我感觉良好的环节以及感觉处理不到位的地方。 4、总结归纳本次活动的所思所得。 二、组内交流教学建议。
1.学生对教学活动兴趣很高,但是对音乐律动的参与程度不高,很少有学生主动回应老师的问题,对舞蹈律动的参与度不够。 2.整堂课程的实际合理,活动设计也很有新意,但是,整节课下来,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没有预想的那么好,在每次聆听同一乐段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或者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少。 《波斯市场》这首管弦乐中共出现公主、乞丐、魔法师、舞蛇人、酋长和骆驼商队六个音乐形象,整首管弦乐由公主贯穿全曲。陈宜芳老师能够做到结合课标,步步引导,让学生对每个主题的音乐印象深刻,而且还能自主哼唱,这节课的能力目标中的主动参与、感受、体验音乐已经达到,由于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日趋成熟,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在音乐课上不爱唱歌,不爱参与音乐活动。而在这堂《波斯市场》中,他们热情高涨。聆听时,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陈老师应该在这个时候趁热打铁,再多加鼓励或者自己先带头主动表现音乐,然后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能力目标中的表现音乐就可以很好的达到了。 音乐欣赏课更应该深入“挖掘”,每一个主题不能只是简单的了解乐曲的情绪、速度,没有抓住音乐的特点。在这方面陈老师还需要去深入挖掘,多听音乐,能做到自由哼唱各个主题。让这首管弦乐就像你的“灵魂”一样深深地伴随着你。
|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项目名称 |
综合组公开课、评课 |
项目负责人 |
董璋璋 |
|
活动时间 |
12月18日 |
活动地点 |
会议室 |
|
活动主题 |
公开课、评课 |
主 |
董璋璋、陈宜芳 |
|
参加对象 |
综合组全体 |
申请学时 |
2课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董璋璋、陈宜芳老师上台发言 1、分析教学重难点; 2、介绍教学过程和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3、自我反思,说一说自我感觉良好的环节以及感觉处理不到位的地方。 4、总结归纳本次活动的所思所得。 二、组内交流教学建议。
1.学生对教学活动兴趣很高,但是对音乐律动的参与程度不高,很少有学生主动回应老师的问题,对舞蹈律动的参与度不够。 2.整堂课程的实际合理,活动设计也很有新意,但是,整节课下来,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没有预想的那么好,在每次聆听同一乐段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或者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少。 《波斯市场》这首管弦乐中共出现公主、乞丐、魔法师、舞蛇人、酋长和骆驼商队六个音乐形象,整首管弦乐由公主贯穿全曲。陈宜芳老师能够做到结合课标,步步引导,让学生对每个主题的音乐印象深刻,而且还能自主哼唱,这节课的能力目标中的主动参与、感受、体验音乐已经达到,由于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日趋成熟,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在音乐课上不爱唱歌,不爱参与音乐活动。而在这堂《波斯市场》中,他们热情高涨。聆听时,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陈老师应该在这个时候趁热打铁,再多加鼓励或者自己先带头主动表现音乐,然后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能力目标中的表现音乐就可以很好的达到了。 音乐欣赏课更应该深入“挖掘”,每一个主题不能只是简单的了解乐曲的情绪、速度,没有抓住音乐的特点。在这方面陈老师还需要去深入挖掘,多听音乐,能做到自由哼唱各个主题。让这首管弦乐就像你的“灵魂”一样深深地伴随着你。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
过程确认 |
|
|||
|
|
|
|
|
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设计者 |
董璋璋 |
累计课数 |
18 |
备课时间 |
11月20日 上课时间11月27日 |
||
课题 |
《嬉游曲》 |
课 |
欣赏 |
||||
教材分析 |
《嬉游曲》是《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嬉游曲》的第三乐章,创作于1772年。这是一首速度很快的乐曲,3/8拍紧凑的节奏,犹如舞者在不停地旋转。旋律轻快活泼,灵动的A主题是整个乐章的点睛之笔。 |
||||||
学情分析 |
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基础,但每班 还有个别音乐上的后进生五音不全,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和爱心,使他们尽快的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高兴起来,尽快脱掉“乐 盲”的帽子。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赏。
|
||||||
学习目标 |
一、认识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能哼唱《嬉游曲》主题旋律。 二、介绍弦乐器,了解弦乐四重奏。 三、体会《嬉游曲》每段音乐的特点。 |
||||||
学习 重难点 |
了解弦乐四重奏,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
||||||
设计理念(若写设计意图请注明:见教学过程预设) |
见教学过程预设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钢琴 |
||||||
教 |
|||||||
一、聆听音乐 1、提问:这段音乐有哪些乐器演奏? (这段音乐由“提琴家族演奏”) 2、仔细分辨这几种提琴在音色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逐个聆听各个提琴的音色。 教师活动:出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提琴音色区别。
二、聆听《嬉游曲》 (一)这段音乐带给你什么感受?
(二)师带领学生参加一场宫廷的舞会。 1、听第一个片段,请同学们想象是怎样的画面。
5 1
2
5 1
2
教师活动:师出示图形谱,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 学生活动:随音乐表现这段音乐。 2、主题b(小丑表演) 请学生安静聆听感知,旋律有何特点?(音符的长短、音符的高度、旋律的走向?) 师根据音乐画图形谱。 3、主题c(翩翩起舞) 教师活动: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 学生活动:挥动手中的丝巾,随音乐舞动。 4、再次播放音乐,请学生画出图形谱。
5、a 王子邀舞 三、完整播放音乐《嬉游曲》 1、将所有学生分成四组,前三组表现三个主题,第四组表现过渡段。 2、各组记住自己表演的次数。
|
|||||||
作业设 计 |
基础练习 |
综合运用 |
拓展延伸(个性化作业) |
||||
|
|
|
|||||
板书设计 |
5 1
2
5 1
2
|
||||||
教后反 思 |
本节课我主要是遵循新体系“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理念,从感性、体验入手,运用肢体律动、图形谱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从而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一、注重实践、关注体验 本节课,我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释放情感、体验成功。我将音乐体验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运用图谱、借助道具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一听、唱一唱、跳一跳、画一画、写一写、演一演等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联觉绽放、深化感知 本节课,我巧妙地运用了图形谱,让学生在听、看、动的结合中更为清楚地了解三个音乐主题的特点,加深对其的记忆和理解。如在学生们对主题a建立了初步感知后,我画出主题a的图形谱,请学生发现音乐和图谱的关系,让图形谱在学生心中埋下种子,接着主题b的学习,由于音乐短小且速度又快,我再次画出图形谱辅助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那么到主题c时,根据前面已有经验,再结合音乐特点,学生轻松画出了主题C的图型谱,音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增长。 三、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在设计音乐活动时,我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且乐于参与。如在为主题c创作图形谱时,我让所有孩子在自己准备好的纸上去创作;在探究音乐结构时,一位孩子贴、三位孩子演、剩余所有孩子写;还有在最后完整表现作品时,让所有孩子参与,舞会表演,一个不落,他们都能非常积极高兴地参与,也收获了不错的课堂效果。 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结合钱老师所说的不应只在故事中教音乐,不应只在动作里套音乐,不应只在图型谱里读音乐,不应只在标准答案中论音乐,不应只在模仿中学音乐,不应只借助外来学具玩音乐,反思自己的课堂,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主题a的律动设计还不是特别贴切,对弦乐四重奏的设计还不够深入,值得再深思。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将一直为之努力。 |


《嬉游曲》评课稿
今天听了董璋璋老师五年级上册《嬉游曲》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匪浅。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创新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一、以乐曲的三个主题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乐曲和舞蹈律动曲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编创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线。然学生充分感受了乐曲的不同情绪。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教师仔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留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三、学生自主编创,其乐无穷。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学,还要看学生的学,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与音乐世界。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课堂效率高。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唱和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比较好地完成了这堂音乐课。
五、董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安排容量合力,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讲授清晰、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点拨得法,总结、归纳、反馈等过程及时、到位。
一、学生对教学活动兴趣很高,但是对音乐律动的参与程度不高,很少有学生主动回应老师的问题,对舞蹈律动的参与度不够。
二、教师没有完成定下的教学计划,但是根据教学进度很好的调整了教学目标与活动进程,这一点值得学习。
三、这首歌曲比较短小,共三个主题乐段,但乐曲中出现了不止三个主题乐段,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整聆听歌曲之前就应告知学生,听到不熟悉的乐段就当第四主题处理,这样在聆听整首歌曲的时候更具有针对性。
四、整堂课程的实际合理,活动设计也很有新意,但是,整节课下来,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没有预想的那么好,在每次聆听同一乐段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或者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较少。
五、我校学生的欣赏基础比较薄弱,针对这一块内容,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输入更多关于欣赏曲基本内容,比如西洋乐器的分类,各种常用乐器的音色特点,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介绍关于欣赏曲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更加知道欣赏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