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彦皓(可信财商):美联储加息之际,为什么全球唯有中国央行降息降准,货币宽松?

(2022-04-13 21:27:02)

美联储加息之际,为什么全球唯有中国央行降息降准,货币宽松?

\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一、美联储决定全球经济周期的关键是美国经济在全球具有绝对的主导力,货币政策只是一个表象

最近几十年,美国基于自身经济运行的周期,轮回实施货币收缩,最终导致全球经济陷入繁荣与萧条的周期,长期以往,全球都对美联储加息缩表“谈虎变色”。其实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是美国经济在全球具有绝对的主导力,货币政策只是一个表象。确实二战后,美国在全球经济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全球的主要经济体都试图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体系,凡是被孤立在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都极其萧条。既然与美国经济融为一体,自然美元在全球的周期轮回就直接决定了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周期

其实,在这一现象之外还潜藏不同经济体的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经济体受外部市场的挤压,最后实体产业中空,完全由虚拟经济主导,这类经济体最易受美联储货币周期的影响。1994年,人民币瞬间大幅贬值,盘踞在东南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化流入中国,致使东南亚各国实体产业中空,房地产与股市等虚拟资产价格持续非理性繁荣,严重虚高。索罗斯统领的国际资本就是盯着东南亚诸国的这一软肋,引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但是,索罗斯等国际资本能够打劫成功的关键就是借势东南亚诸国实体产业中空、虚拟资产泡沫横行以及美联储货币收紧的大周期

另外,部分经济体由于发展畸形,仅基于个别行业,受行业周期的影响,经济竞争力与外汇储备也会周期性轮回,一旦在低估期恰逢美联储货币收紧,必然深陷经济危机的困境。通常这类经济体都是基于自然资源、农牧业以及旅游业,在矿产资源或农牧产品的价格下行期,经济基于矿产资源与农牧产品经济体获取出口外汇的收入必然大幅下降,一旦面临美联储货币收紧,大量的国际资本撤离,自然外储严重不足,难以偿还即将到期的国际债务,引发债务危机。俄罗斯与中东诸国经常面临这一尴尬。另外,本轮新冠疫情对基于旅游业的经济体给于致命冲击,一旦疫情让国际游客骤减,这类经济体的创汇能力自然骤减,不但难以偿还已到期的债务,而且还会引发国内的政治动荡,诸如斯里兰卡。

二、中国试图通过提升内部的市场潜力与经济效率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而非追随美联储加息缩表,收缩货币政策

上述经济现象仅针对除中美之外的其他国家,对于中美这类超级经济大国而言,真正决定其经济周期的是产业革命红利。过去20年,全球唯有中美两国独享了互联网,尤其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红利,以致于中美两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其他各国的经济增长更多是货币投放过度的虚假繁荣。而当前让中美两国都尴尬的是移动互联行业红利已经彻底的终结,中美以及全球各国都进入存量财富分配期,国际与各国内部的社会矛盾自然骤然爆发。但是相对美国,中国目前依然具备基于庞大内需与完整产业链支撑的后发优势,所以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内循环”,试图通过提升内部的市场潜力与经济效率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而非追随美联储加息缩表,收缩货币政策

通俗的讲,中国经济目前依然具有腾挪的空间,决定这一优势出现的因素较多,但是关键是中国权力不受资本掣肘,在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基于目前中国的经济现实,只要激活内部市场潜力与提升经济效率,中国经济就能够确保基本的稳定,具备培育下一轮产业红利的基本条件。从长远来看,最终决定中美博弈结局的是对下一轮产业红利的掌控,但是短期内却在争取国际资本的流向。确实目前美国的国际影响力远超中国,美国依然是国际资本的大本营,在美联储加息之际,必然会有部分资本回流美国“救市”,导致中国的资产价格下降与外汇储备降低。

在经济竞争力较弱或产业单一的经济体,面临外资外流的主要措施是大幅提高基准利率,确保外资为了获取银行存款利率而不外逃,让该经济体的外汇储备不至于过度透支,诸如土耳其、俄罗斯以及斯里兰卡等。但是大幅提高基准利率会导致该国的社会融资成本飙升、银行坏账骤增、实体经济恶化、企业大幅收缩经营规模、投机套利横行,甚至货币政策失效等,最终会让整个经济休克。所以通过大幅提高基准利率杜绝外资逃离的策略是不得已的暂时行为,代价极高。最后的终极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大幅让利后的债务重组,一般国家或地区一旦被国际资本债务重组,也就意味着透支了数十年的发展红利,民不聊生。

目前中国相对其他经济体的优势诸多,诸如多年降杠杆已经让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总体相吻合、外汇储备丰厚、内需强劲以及产业链完整,这就意味着目前中国经济不但未有明显的外伤,而且竞争力依然全球一流。而真正最终决定国际资本流向的是经济的发展潜力,资本的本质就是趋利避害,追着经济增长的热点流动,所以目前在部分国际资本外逃之际,中国的理性选择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造血功能,让资本在中国有获利的空间,而非盲目的跟随美联储的提高基准利率,而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则是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目前中国经济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健全的产业链、庞大的单一市场以及稳定的市场环境多年降杠杆,已经基本解除经济潜在风险,这是中国相对美国最大的优势。

三、中国应对这一轮全球经济危机的关键是通过统一市场、激活内需与产业升级转型,提升经济的竞争力

美国经济的经验已经证明,大国经济博弈的关键就是实体经济与高科技,将经济发展过度基于虚拟经济断不可持续。而中国在应对这一轮全球经济危机时,不是选择为美国接盘,而是通过统一市场、激活内需与产业升级转型,提升经济的竞争力。除了产业升级之外,更需要在制度上确保本国市场的交易成本更低。事实中国本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级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利益选择自成一体的搞了一套监管体系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划分为无数小市场。4月10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中央试图通过构筑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全面降低国内的交易成本让每个企业都有机会低成本享受到全国大市场的红利。

新冠疫情加剧了全球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有评论认为与病毒共存就是鸦片战争2.0版本不但直接决定中国内部的稳定性,而且会让国际制药企业通过特效药的出口而收割中国的财富,最终透支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一旦新冠疫情在中国失控,美国必然会通过炒作疫情而孤立中国,其实这已经是一场直接决定国运的博弈。中国通过承受封城的代价而有效控制住疫情之后,不但企业能够正常生产,而且能够激活市场的潜在消费,提升经济的竞争力。但是外部疫情失控已经冲击到全球经济的增长,逐步紧缩需求,最终会影响中国的外贸出口。而此时美国却在不断夸大中国的疫情,又在台湾与中概股上不断闹事,就是试图将盘踞在中国的资本回流美国,以缓解美联储加息后的负面冲击。

在全球深陷经济危机与新冠疫情双重冲击的背景下,靠对外出口与扩大基建很难确保2022年的GDP实现5.5%的既定增长预期,这是中国应对美联储加息负面冲击所面临的最大的困境。但是自次贷危机之后,国内消费已经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因素。而推动投资与消费的关键就是A股形成赚钱效应,这样既可以让企业从中获得融资,有实力逆周期扩张,又能让居民家庭在收入受挫时增加资产的厚度,所以国家推出“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形成的赚钱效应不但能够有效对冲美联储加息缩表的负面冲击而且还能化解美国对华的不友好。

尤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中纪委就资本市场发声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资本市场运行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稳定运行压力较大为保持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发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立足职能职责,持续强化政治监督,以强监督推动强化证券监管执法,有效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其实言外之意就是向国有金融机构施压,让其逆市救市,不能随着国际资本的外逃而对顺势变现退出。

四、结论

全球经济周期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决定的关键是美国经济在全球具有绝对的主导力,货币政策只是一个表象。而目前国际资本回流美国主要是基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部分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是为了“救市”,但真正决定资本流向的是国家的经济竞争力。目前中国经济所潜藏的风险总体可控,发展的后劲十足,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所以中国央行选择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而非跟随美联储对等加息缩表。当前美债收益率上升可能导致美股市场估值进一步下降,虽然今年美股已经经历了回调,但估值依然很高,尤其是科技股,而此时只要A股与港股有了赚钱效应,各路资本必然蜂拥而至,国际资本必然回流中国,根本无需对等加息,反而需要实施降息降准的宽松货币政策


 丁彦皓(可信财商):美联储加息之际,为什么全球唯有中国央行降息降准,货币宽松?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博士、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