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曹杨画中,步入时光隧道(下)
标签:
曹杨新村家乡 |
分类: 曹杨新村 |
走进曹杨画中,步入时光隧道(下)
(2013.12.19 哈啦哨)
朝春中心小学
朝春中心小学的前身是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第一小学。1952年8月,上海第一所工人新村小学──曹杨新村第一小学在棠浦路50号创办,是我的小学母校。



1999年8月,在曹杨新村第一小学原址上,由香港实业家宋朝春先生捐资、政府投资兴建新校舍,将曹杨新村街道内的普陀中心小学和曹杨新村第一小学合并,以宋朝春先生的名字命名新校舍为朝春中心小学。




(朝春中心小学/哈啦哨分别摄于2007年4月22日与2013年12月13日)
实验幼儿园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于1952年8月在棠浦路50号建成,与曹杨新村第一小学相邻并共用一个校门,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幼儿园。
2001年,当上海实验幼儿园即将迎来建园50周年之际,普陀区教育局和海文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为实验幼儿园献上了一份厚礼——重新选址杏山路枣阳路,投资3000多万元的新园舍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现今的实验幼儿园已成为上海市一所现代化的一流婴幼儿乐园。



(上海实验幼儿园/2013年12月7日12日哈啦哨摄)
曹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位于杏山路317号的曹杨社区文化中心于2002年12月18日建成对外开放,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含有展示厅、多功能厅、影视厅、图书阅览、书画室、戏曲声乐室、琴房、舞蹈房、文化教室、文化咨询室、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集文化娱乐、社区教育、健康服务为一体。文化中心以坚持公益性为原则,为社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被市文明办列入首批“上海市标志性社区文化中心”的行列。多年前,我曽路过并记得原曹杨新村村史馆好像设立在这里,由于回沪时间短且没见开放,因此也就没进去过。
(曹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围墙/2013年12月12日哈啦哨摄)
普陀区中心医院

1957年,在曹杨新村兰溪路164号兴建普陀医院,1963年改名为普陀区中心医院,2004年12月经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卫生局批准,正式挂牌为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普陀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13日哈啦哨摄)
曹杨环浜
1951年开始兴建曹杨新村时,设计者就确定,总体规划布局尽量结合地形布置,保留原有的浜河水面,增加新村的自然景色,道路沿河规划,房屋沿着道路和河流走向排列。全长2208米的环浜顺着花溪路往南直至杨柳青路,再沿杏山路向北折回,便是被称为曹杨新村“绿色项链”的曹杨环浜。
与工人新村同龄的曹杨环浜经过多次疏浚整治,2002年统计资料表明,两岸绿地面积已达3.5公顷,总水面24933,有乔木2900株,灌木6100丛,地被6800,成为曹杨新村中一条绿色环廊,在环浜的东西两处还各有一个临水的公园——曹杨公园与兰溪青年公园。2006年7月26日,占地9800的上海惟一一个大型人工水下植物群落——“水下森林”通过了最后验收,初露端倪的“水下森林”成为上海城区水域生态治理的样板,普陀区相关部门沿曹杨环浜开设“兰园登舟”、“红桥垂钓”、“花溪休闲”、“兰溪涌瀑”、“健康之路”、“松柏常青”、“万都观鱼”、“桂桥飘香”等八个景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