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2019-03-31 21:32:28)
标签:

旅游

分类: 北京游玩

图说南锣鼓巷(八)

——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2012.8.22 哈啦哨撰文拍摄

 

蓑衣胡同

蓑衣胡同不大,从导游牌介绍可知,仅有蓑衣胡同2号院的爱新觉罗·溥任旧居一个看点。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爱新觉罗·溥任是醇亲王载沣的第四个儿子、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现代书画家,曾任北京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等职。溥任又名金友之,今年91岁。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这位“最后的皇弟”曾在蓑衣胡同2号院居住过,周围的邻居介绍,很少见溥任出门。老人的生活一直很简单,其卧室既兼书房又兼客厅,屋中摆满了育有绿色植物的花盆,书橱高大厚重但是陈旧。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板厂胡同

板厂胡同主要看点是19号院曾为建国后chao鲜驻华大使馆所在地,303234号院曾是清末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府邸的一部分。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从南锣鼓巷路东侧刚进入板厂胡同,便可见到胡同南侧的清代僧格林沁府邸(僧王府)。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旗人,1825年袭封科尔沁郡王,1855年晋封亲王。他能征善战,但在历史上却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1859年在大沽海战中他督军奋战,大败英法联军。1863年后又受命剿捻,在山东、河南、安徽镇压捻军。18655月,率部在山东曹州与捻军激战中阵亡。死后,其子伯彦诺谟诂承袭亲王爵,因而这一带的老住户,还称这所府址为“伯王府”,伯王曾任御前大臣,做过光绪的“谙达”(老师),教光绪骑射。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原僧王府规模很大,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纵跨两个胡同。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各有四进。其中东路除正院外,还有东院四进,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民国后,府邸被亲王的后代逐渐拍卖,被分成了许多院落。现在的炒豆胡同71号至77号,板厂胡同30号至34号,都是原王府的范围。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条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见的。现在这里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像这样幽静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宾馆,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板厂胡同19号院曾是建国后chao鲜驻华大使馆所在地,院内又有罕见的穿堂门,穿堂门是建于四合院内的一条巷道,将原有宅院分成东、西两院,使紧临四合院的两条平行街巷相连,并可横穿通行两条街巷。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图说南锣鼓巷(八)蓑衣胡同与板厂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