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钓”蜻蜓

(2019-03-29 17:27:58)
标签:

杂谈

分类: 聊天说地

“钓”蜻蜓

2012.5.16 哈啦哨


“钓”蜻蜓 - 哈啦哨 - 小农自留地

周六休息,外面天气不错,我的心情也不错,于是背上相机去了我心目中的“江南”——北京陶然亭公园里的华夏名亭园,说是练拍照,其实属瞎拍,主要目的是,一为多走路锻炼,二为自娱自乐。

“钓”蜻蜓 - 哈啦哨 - 小农自留地

(华夏名亭园正门·哈啦哨摄)


1985年修建的华夏名亭园是陶然亭公园的园中之园,精选了国内名亭,按照11的比例仿建而成,有醉翁亭、兰亭、鹅池碑亭、沧浪亭、独醒亭、二泉亭、吹台、浸月亭、百坡亭等十余座亭子,园内亭景结合,相得益彰。

去年夏季,我在南城走街穿胡同练拍照而迷了路,误打误撞进了上大学时常经过却并不被我看好的陶然亭公园,突然发现了这个园中之园,进而觉得周围景色挺像江南,仿佛回到南方老家一样有种亲切感。当时我在兰亭留了影,回来告诉同事说我去了绍兴并以照片为证,同事信以为真后,我才笑着实话实说,是在离单位10公里外的“江南”所拍。

“钓”蜻蜓(兰亭与康熙题字石碑·哈啦哨摄)

“钓”蜻蜓(鹅池碑亭与王羲之题字石碑·哈啦哨摄)

“钓”蜻蜓

(在名人墨宝旁用毛笔谈情说爱的文人·哈啦哨摄)


进了华夏名亭园,正当我沿着“江南”湖边行走体味在南方感觉的时候,看见一位个子瘦小的先生左手掌上满手夹着蜻蜓,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干什么?莫非他要像别人吃油炸蝉那样想将蜻蜓油炸了吃?

“钓”蜻蜓 - 哈啦哨 - 小农自留地

(左手掌手指夹着不少蜻蜓·哈啦哨摄)


经不住好奇,我上前问:“你这是在干嘛?”“捉蜻蜓!”小老头自豪地夸口道:“我这种捉蜻蜓的方法你们见都没见过,属于京都第一绝。”这时我才注意到他手上还拿着一根1米来长的细竹条,竹条头上有根细线绳绑着一只活蜻蜓。此时正好飞来一只兰色夹腹绿蜻蜓,小老头吹起口哨,扬起右手细竹条上的那只蜻蜓来回摆动,去逗引飞来的蜻蜓上勾。

“钓”蜻蜓

“钓”蜻蜓

“钓”蜻蜓

(吹口哨摆动细竹条上的蜻蜓引诱飞来的蜻蜓·哈啦哨摄)


小老头的口气未免太大了,居然在江南人面前敢说没见过,那可是我们小时候在老家玩剩的小把戏。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刚上小学的小玩童。夏天一放学,就拿根在头上绑着一只雌蜻蜓的细竹杆,跑到住家楼栋西边不远的水滩处去逗引捕捉雄蜻蜓。那时曹杨新村一村的五工区还没建,南边是杂草丛生空场地,一遇下雨就成了水滩地,夏日空气闷热招来不少蜻蜓,是我们捕捉蜻蜓的好地方,因为拿着细竹杆有点像钓鱼,由此又将此法叫做“钓”蜻蜓。同去的小伙伴吹着口哨,用细竹杆上绑着的蜻蜓逗引着飞来的蜻蜓潇洒地围着自己身体来回慢慢转,有点像鱼儿上钩在溜鱼一样,等溜得差不多了,将细竹杆上的蜻蜓缓缓溜到地上,飞来的蜻蜓以为找到同伴,懵懵懂懂扑上去时,就可稳稳当当逮住蜻蜓啦。我一直不会吹口哨,但我觉得蜻蜓可能听不见口哨声的吧,于是我闷声不响摆动着细竹杆,哈哈,照样能逗引蜻蜓上勾并捉到蜻蜓。后来,老师说蜻蜓是吃害虫的,小朋友们应该保护蜻蜓,从此我就不捉蜻蜓了。

“钓”蜻蜓 - 哈啦哨 - 小农自留地

那个“京都第一绝”小老头可能没去过南方,“夜郎自大”哪知道这些啊,我懒得跟他理论,可能人家言过其实也是一种自我陶醉、自娱自乐方式吧。不过,我倒十分有兴趣让他帮我回顾儿时的游戏过程。

“钓”蜻蜓

“钓”蜻蜓

“钓”蜻蜓

(不如南方小孩熟练,几次想捉机会不好·哈啦哨摄)

“钓”蜻蜓

“钓”蜻蜓

(好像有戏·哈啦哨摄)

“钓”蜻蜓

“钓”蜻蜓

(机会来了·哈啦哨摄)

“钓”蜻蜓

“钓”蜻蜓

“钓”蜻蜓

(下手了·哈啦哨摄)

“钓”蜻蜓

“钓”蜻蜓

“钓”蜻蜓

(“京都第一绝”还忙不过来了呢·哈啦哨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