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8-11-28 07:44:48)
分类: 教学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迁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马国强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老舍。《我的母亲》、《济南的冬天》、《祥子买车》、《养花》、《母鸡》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不同的文体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老舍的人格和精神。

本单元意在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的人生经历和文学作品。本单元按照时间顺序,截取了老舍一生不同阶段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介绍。

《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在母亲去世快一年后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后,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的对母亲的回忆。从母亲的身世谈起,以平实、诚挚、质朴、自然又饱含拳拳之心、眷眷之情的语言,叙述了母亲的一生。让我们真实地感到母亲的勤劳诚实、做事认真,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的善良勇敢及对子女内敛而又深厚的爱。同时,感受到老舍先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敬母之意。

教材处理:

作为一篇精读课,《我的母亲》篇幅较长,叙述事件较多,我利用晨读为学生提供较充分的阅读理解时间。计划分成三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完成基础的字词教学,继续巩固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以《养花》、《我了解的老舍先生》作为实践悟环节。

第二课时则重点通过典型具体的事例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

第三课时重点探究文章写法上的特点,学习一人多事多品的写法,并以《我了解的老舍先生》作为实践悟,进一步感知一人多事多品的写法,并尝试运用这种写法进行练笔,列出作文提纲。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能根据需要进行圈点、勾画并提取默读过程中获得的信息。

2、借助典型事例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笔下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的美好品质。(重点)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流程:

一、精彩一分钟

值日小组展示汇报有关母爱的诗词散文名句段。

(设计意图:常规口语练习,同时紧扣课文主题和本课时所学,以开阔思路启发思维。)

二、课文回顾

概括《我的母亲》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温故以知新,为本课时学习母亲形象做铺垫。)

三、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导入:“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呢?母亲传给我哪些好的性格和习惯?我对母亲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去认识一下这位母亲。

2.指明读本课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引入以便水到渠成,目标指引以便火力集中。)

四、尝试探究,精读感悟

(一)认识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感受母亲对我的影响。

1、例中学:默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围绕母亲写了哪些内容,从中你能体会到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习方法:A独立自学,勾画批注

B小组合作交流、质疑、补充,互通有无同学共进。

C全班展示交流,适时感情朗读,并做点拨。

体会点预设: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抓住“终年”、“鲜红微肿”两个关键词体会母亲的辛苦。

母亲做事永远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她也给洗得雪白。

从一黑一白中体会母亲做事认真。

桌椅都是旧的……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侧面描写中感受母亲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体会平实的语言中透着几分鲜明和生动。

教师点拨总结:我们通过抓关键词、找典型事例、分析正面、侧面描写等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的叙述,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做事认真、勤劳这些特点,这也是老舍文章的一大特点,——通过典型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

(此环节为例中学)

2、体验悟:学习文章的4-10自然段。

下面我们就模仿刚才学到的方法,抓住典型事例,分析学习文章的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形象,看看老舍心中的母亲还是一个怎样的人?给作者以什么样的影响。

在自学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交流汇报。

感点预设:

母亲的乐于助人、宁愿吃亏(第5自然段)

母亲软中有硬,个性坚强(第6自然段)

母亲的伟大无私,热爱儿女(第7-10自然段)

(此环节为体验悟。)

3、总结提升:通过对母亲的了解,能否感受到为什么老舍先生说:“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二)迁移用:感悟我对母亲的深情,体会表达的情感。

过渡:就是这样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行动交给我做人的道理,给了我一生的影响。而我对母亲也饱含深情。作者在最后两段把这种情感展现给我们,让我们读一读吧!

从文中找出反映我对母亲的感情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写下自己的感受。

学习方法:默读+抓关键句+谈感受+有感情的朗读

(此环节为迁移用)

(设计意图:三环教学,层层推进、反复为之,砸实“典型事例塑伟大母亲形象感受美好品质”这一重点。)

五、课堂小结:

在老舍看来,母亲不仅给了自己生命,养育自己成人,还给了自己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她并不识字,但却给了我生命的教育。让我们再次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话,体会蕴含在文字中的那份浓浓的深情。

齐读最后一段文字。

六、盘点收获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写下文章围绕《我的母亲》写了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哪些性格或品质。


 http://a2.qpic.cn/psb?/V14b0eZm2fdpfZ/.pwtMmJ5DxTNlhJd57A5sPW58oWFb0UcWUTMEwiljc8!/b/dIEBAAAAAAAA&ek=1&kp=1&pt=0&bo=GwLXAQAAAAADEPo!&tl=1&su=065689937&tm=1543359600&sce=0-12-12&rf=2-9

 

 

《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迁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马国强

课前·预习

一、资料拓展阅读:

老舍的父亲是满清皇族的护军,在老舍出生的第二年就死于八国联军的炮火,(死时战乱中只托亲戚送到家中一双布袜,父亲殉难这一年,母亲42岁,她用一个小得可怜的木盒,装了那双布袜,写上姓名和生辰八字,在城外草草埋葬了,三两糊口的铁杆庄稼没了,母亲挑起了生活的大梁,老舍幼年境贫寒,靠母亲给人家洗衣裳和缝缝补补维持生活,她从不偷懒,敷衍,屠户们穿得黑如铁板的粗布袜她都硬是洗得漂白,晚上就着一盏小油灯,帮左邻右舍的手艺人缝补衣服,这在当时叫“缝穷”,穷人家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母亲终日洗洗涮涮,缝缝补补,洗得手成年鲜红微肿,粗茧厚皮,老舍的著名短篇小说《月牙儿》曾有这么一段描写: 

“妈妈整天的给人家洗衣裳。 

有时月牙儿已经上来,她还哼哧哼哧的洗, 

那些臭袜子,硬牛皮似的,都是买卖地的伙计们送来的,妈妈洗完这些牛皮就吃不下饭去。 

妈妈的手起了层鳞,叫她给搓搓背顶解痒痒了,可我不敢常劳动她,她的手是洗粗了的,她瘦,被臭袜子熏得常不吃饭。“ 

这几段文字实际上就是老舍自己母亲的真实写照,母亲还常爱说:“自己包的饺子虽然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母亲勤劳、诚实、要强的品格深深地影响了老舍的一生,老舍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两条作人的道理,大难之中挺身而出,可谓刚强,宁愿自己吃亏,眼泪往肚子里流,也决不叫别人为难,可谓柔韧有余,这一刚一柔铸就了老舍日后崇高的人格。老舍曾经说过:“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们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母亲对老舍的影响深深地融入了他的性格,也溶入了他以后的创作中。

课上·探究

二、尝试探究

1、默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围绕母亲写了哪些内容,从中你能体会到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方法提示:找到文中的关键词,重点语句,具体的描写等,分析思考,做出批注。)

学习方法:自学+小组合作+全班展示交流+感情朗读

2、尝试运用抓典型事例,模仿上一环节学到的方法,抓住典型事例,分析学习文章的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形象,看看老舍心中的母亲还是一个怎样的人?给作者以什么样的影响。

在自学的基础上直接进行交流汇报。

 

3、母亲用自己的行动交给我做人的道理,给了我一生的影响。而我对母亲也饱含深情。作者在最后两段把这种情感展现给我们,让我们读一读吧!

我找到的关键句是:                                          ,从中感受到了                                           

 

课后·拓展——思维导图练习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写下文章围绕《我的母亲》写了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母亲的哪些性格或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