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在吟诵中通读诗的意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2 过程与方法:抓关键词,品味其丰富的表现力,感受诗词豪放阔大的意境.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诗人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已任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在吟诵中通读诗的意象,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品味关键词,领会意境,感悟情怀.
教学方法:学生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少年时有这样一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少年毛泽东的什么形象呢?(远大理想和抱负)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诗有<<长征>>、词有<<沁园春雪>>.从中我们已经感受过其诗词的磅礴大气与豪放风格,可以说大家对毛泽东其人其诗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他以”沁园春”为词牌写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
多媒体显示:《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一九二五年)让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它的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二:检查预习
课前我布置了预习内容,让同学们搜集毛泽东诗词并体味其风格.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你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形象?(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以肯定)
生1: 从他的生平可看出他是杰出的战略军事家,是铁骨铮铮、战斗不屈的英雄,挚情切切的大丈夫,可亲可敬、值得尊敬的人……
生2 :从他的诗词可以看出他首先是一个诗人.乐观向上、豪迈奔放、无所畏惧……
师:好,那么我再请同学们说说你找的毛泽东诗词有哪些?其风格特点呢?
生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菩萨蛮•大柏地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 会昌》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生4: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生5:诗的风格是豪迈奔放.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下<<沁园春长沙>>这首词,要读出豪迈奔放的风格来.(1)生读后,同学们做指点.
(2)播放朗诵录音,出示原词,欣赏该词手迹。
(设计依据:用标准的范读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的把握,用毛泽东的手迹激发学生想象的思维和激情,更有感染力)
(3)叫一生再读.
三:合作探究
同学们对本词已做了多角度的详尽的思考,也提出了不少的问题,我把它们整理为以下三个大问题:
(一)多媒体显示:1,同学们对本词的豪放风格把握很准确,那么请大家说说“豪放”二字从本文哪能些地方可以体现出来?
生分小组讨论,师点拨:小组1
:我们组从上阕中寒江、霜天、万山、飞鹰、游鱼这些景物上可以看出具有豪放风格.
师评价:诗词中的景物就是诗词的意象,它是情感化了的物象.有作者的感情包涵在其中.象大家说的寒江、霜天、万山、飞鹰、游鱼这些意象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对社会的乐观态度及壮志豪情;
从下阕中的同学少年这个意象可以看出他们以天下为已任、改造旧社会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小组2:我们组同学认为本词的语言形象,富有表现力.认为本词的语言形象,富有表现力.
动词:染,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树色之浓;争,写出行之奋;
击,写出雄鹰之健;
翔,写出游鱼之乐.
形容词:红,树色特点;碧,江水之色.
副词:遍,尽,枫色之广;漫,江水之溢;透,江水之清.
数量词:万:山峰之多;层,枫林之;百,只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