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词标题解读:
“赠汪伦”,“赠”是赠送的意思,表明这是一首赠给友人的诗;“汪伦”是诗人的朋友,也是这首诗的赠送对象。
诗词大意译文:
我李白乘着小舟即将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重点字词注释:
乘(chéng)舟:坐船。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忽闻:忽然听到。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逐句讲解:
“李白乘舟将欲行”,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即将乘船离开的场景,语言简洁明快,表现出诗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这句诗中的“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方式,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桃花潭水的深湛,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触动了离人的情怀。
“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用比物手法,将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更有多深呢?耐人寻味。
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于泾县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人介绍:
李白(701-762年),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仙人”,李十二、李拾遗。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一般认为,李白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是陇西人,为汉将李广之后。他一生喜好游览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李白游桃花潭。当时猷州桃花潭村豪士汪伦得知李白欲来,便热情写信邀请他访问桃花潭。李白在桃花潭逗留数日,主人以桃花潭米酒款待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赠李白名马八匹、官锦十段,并亲自带领村人为他送行。诗人即作《赠汪伦》绝句一首,以表达对汪伦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