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王正选散文《峨嵋岭上银杏神》
(2025-04-28 19:57:13)解构王正选散文《峨嵋岭上银杏神》写作手法
一、梦幻与现实交织
文章开篇即以一阵秋风和飞舞的银杏叶引入一个梦幻般的场景,通过作者与银杏叶的对话,巧妙地介绍了银杏树的特点和寓意。这种梦幻的叙述方式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还为后文的现实描写奠定了情感基调。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回到现实中,叙述了与文友一同前往临猗县三管镇三管村卓晋刚银杏源的经历,使得文章既有虚幻的浪漫,又有现实的真实,两者相互交织,构成了文章的独特魅力。
二、借物喻人,寓意深远
作者通过对银杏树的描绘,赋予其丰富的寓意。银杏树作为“世界第一活化石”,象征着坚韧、沉着、健康长寿和智慧等美好品质。同时,作者还通过银杏树的特点,如雌雄异株、开花到结果需要经历20多年等,进一步引申出对爱情、坚韧和理想的追求。此外,银杏树还成为了卓晋刚精神的象征,寓意着他在创业道路上勇往直前、突破万难的品质。
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文章中,作者对银杏叶的描绘细腻入微,如“黄灿灿的颜色,满是秋天的气息,像扇、像心、像少女美丽的裙摆”,生动地展现了银杏叶的美丽形态。同时,对银杏林的描写也富有层次感,从初秋时的绿色海洋到深秋时的金色世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银杏林的魅力。此外,作者对卓晋刚的描写也通过细节来展现其性格特点,如“瘦高身子,黑红脸膛”等外貌描写,以及他敢于创业、乐于助人的事迹叙述,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四、语言优美,富有韵律
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富有韵律感。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银杏叶比作蝴蝶、将银杏林比作绿色的海洋等,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文章中的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也使得文章更加流畅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此外,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还运用了一曲浑厚雄壮的歌声作为结尾,既升华了文章的主题,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王正选在《峨嵋岭上银杏神》一文中运用了梦幻与现实交织、借物喻人、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以及语言优美富有韵律等写作手法,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峨嵋岭上银杏林的壮丽画卷,展现了卓晋刚的创业精神和银杏树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