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洗耳河情思》小记

(2024-05-09 09:28:31)

读《洗耳河情思》小记

——《洗耳河情思》作品分享会感言

 

开师存保先生《洗耳河情思》这本书,被书里的花河挡住了翻下去路,于是便——

 

先赏花游村,过河

 

1. 赏花这个花不是富丽堂皇的牡丹花、不是四季令人炫目的月菊花,也不是满城尽是黄金甲的金菊花。而是《老家的酸枣花》。作者说“每当枣花飘香的季节,我便想起了老家的酸枣花。”“老家在锥子山脚下的一条小河畔,丘陵沟壑间长满了野生酸枣树。”小满过后,到处便弥漫着淡淡的酸枣花香味。全篇说的是他和漫山遍野的酸枣树,酸枣和酸枣花的故事,说的是酸枣树的前世今生,但显然感受到的是作者浓浓的思乡怀乡念乡情。“老家的野酸枣,是我少儿时酸酸甜甜的记忆。”这记忆里是满满的故乡情,故乡的那人那事那时光——身挎馍布袋放羊的父亲,馍布袋里装满野酸枣。劳劳碌碌把野酸枣加工成酸枣馍的母亲。不能外出务工,把山岭沟壑间的酸枣摘回卖钱的的农人。一句花,说的是酸枣,表达的是村情乡情故乡情。其实,酸枣树、酸枣花,也是我们每一个平陆人的故乡情结。

酸枣花,才是我们心中的花,我们永远欣赏家乡的酸枣花。

赏了枣花,还有浓墨重彩的洋槐花。“洋槐花花朵洁白如玉,味道清心香甜。”洋槐花盛开时的美丽和热闹,也是作者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老家的沟壑岭峁上,更多的是洋槐花。洋槐花特有的清香伴随着作者儿时,年少,青壮年,暮年,伴随着作者一生的事业,直至飘进作者呕心沥血著作的《洗耳河情思》这本书里,通过这本书,又和我们每一位读者味觉里的槐花香融合交织弥漫在了一起。洋槐花,是我们每一位山里人舌尖上的美食,也永远是我们每一位平陆人眼中的美丽。

酸枣花、洋槐花,是《洗耳河情思》里美丽的花。是超越牡丹、菊花、月菊花意义的花。她们妆扮了大山,美丽了大山,丰富了我们舌尖上的回忆,为人们的生活立有汗马功劳......

 

2. 游村。游村,游的是作者《老家》的村。作者说他的老家早年是一个只有6户人家的小山村,叫赵庄,坐落在锥子山下关道河畔的东坡之上。但30多年前,记忆中的小山村,已被现代化的潮流湮灭在了历史的烟云里。他在1958年就举家迁出老家。但那儿却是他心中的圣地,虽然村小无伙伴,同龄的姑姑让他的童年从没有感到孤独。风趣幽默的老双喜,喜欢和小孩玩的哑巴婆。门前围观“顶子”游戏的大爷、大奶、四奶、粉亮姑、白胡子的老爷爷,以及这些人风风雨雨的故事。这些人都让他的童年不因山里的寂寞而无趣。白胡子老爷,犹如说书的老艺人,把关公耍大刀、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的故事,讲述的栩栩如生,如临现场。他的小村边,竟然有关帝庙、龙王庙、仙家庙。还有商贾云集的庙会。三座庙把赵庄围绕中间。赵庄犹如风水宝地。

然而,深藏着作者童年记忆的老家,让作者心头已满是愁绪。他在文中感叹道:“三十多年光阴,恍若隔世。老家荒废的人都进不去了,荆棘丛生,蒿草密布淹没了道路,淹没了村庄,只能透过头顶上的树木枝叶的间隙看见蓝天。坍塌的窑洞,散架的门楼被遮挡得严严实实。”这就是曾经的老村的现状,其实,赵庄也是山里村庄的缩影,也是不远的未来我们大多村庄的缩影。读文到此,我也只能是唏嘘不已,五味杂陈。请大家用文字记录下我们记忆里的村庄,未来的村庄,也许只能在我们留下的文字里寻找。

3. 过河。这个河说的是关道河。关道河是锥子山脚下几个依山傍水散布的小村落,是作者族人最早的生息繁衍之地。我一直有感于平陆东山一些村名地名的神秘,只听这村名就有故事,如这关道河,还有宋家河,我曾写过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关于作者笔下的关道河,今天因时间关系,就不叙述了。只是,过了关道河,才发现《洗耳河情思》——

 

更美的景色

 

作者在书中记述了他见证过的许多可歌可颂的人物事迹。我一直感叹,写这么多这么具体的事迹,要花费多大的精力和时间,写自传容易,自己经历的事,挥笔即来;写他人,太不容易了。如《一路同行——令狐建中书记往事》《老啃》《发小送匾记》《浓情夕阳聚》《老冯的筑梦人生》《跑在赛道前列的人》《庭院里那些废旧拖拉机》《谱写颂歌的人》等等篇章,都让我深感作者的勤奋不缀,老骥伏枥,夕阳似火,甘为他人做嫁衣。

我觉得这些篇章是《洗耳河情思》一道美丽的景色。我为这道美丽的景色点赞。

谢谢!

 

读《洗耳河情思》小记 

 

 

作者 王正选 笔名黄河风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获2020年河之东十佳作者奖;团结出版社出版30万字纪实文学《黄河的儿子》一书;报告文学《走出宋家河的女人》获《山西农民报》征文优秀奖,入选《河东文学》杂志;报告文学《一醉不醒的葛永刚教授之黄河情怀》入选国内外版《神州》期刊;报告文学《从第一书记到荣誉村民》发表于《山西农民报》专版;报告文学《重生》获“我的运城 运城美文主题征文大赛二等奖,发表于《河东文学》杂志;散文《黄河岸边最美妻子》获运城晚报“七夕”征文大赛一等奖;散文《<</span>艳阳天>我的文学大学》获枣花文学社征文大赛二等奖;散文《怀念狼》《怀念鬼》《怀念贼》入选三晋出版社《百位作家作品集》;散文《幸运草》《平陆中条天路》《穿越世纪的感动》等发表于《山西农民报》。诗歌《黄河,我的老邻居》发表于《山西农民报》

  个性签名:没有自己的流向,就不配称为河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