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之路(193)
种苗欲占外文室,外文资料必须搬。
移址劳动量巨大,幸亏儿子帮搬迁。
193、外文室搬迁
2006年夏天,昌黎果研所种苗公司不知为何看中了外文资料室这块“风水宝地”,要把种苗公司搬到外文资料室。我听说以后不由得暗暗叫苦,去年暑期图书资料室装修已经把人累得够呛,这才刚过一年,外文资料室的图书和资料又要搬迁,图书馆几十年一次的搬迁偏偏都被我一个人赶上了。
2006年我已经51岁了,已经不再是充满活力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另外2003年我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又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手术,搬迁这样的事对我来说实在是力不从心。
外文资料室一共两大间屋子,每间屋子至少有50平方米,除了两张写字台和几张阅览桌以外,其余地方都排满了书架,书架长3米,高度在2米左右,每个架子上都排满了书,整个外文资料室的外文图书和期刊一共有十几万册。光是这些图书和期刊的搬动及分类归位就得花费很长时间。
我知道自己干完这么繁重的搬迁活计不累死也得累得脱一层皮,于是便不厌其烦地劝说种苗公司不要搬到外文资料室来,我告诉他们这个地方不好,并不利于种苗公司的经营。可是不管我怎么说,所里就是铁了心要把种苗公司搬到这里来,我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接受搬迁的任务。
所里给找了两位拉三轮的工人帮助运输书架、橱柜和书刊,除了书架和橱柜分量太重,我搬不动要由工人抬到三轮车上,其余所有书刊的装卸和归位都是我的事。书刊的摆放都要和原来的分类一致,不能弄乱。
2006年希希已经上了大学,学校放假后,希希听说外文资料室要搬迁就又过来帮忙。那时希希已经有1.75米,比我高多半个头,他把书架顶上我够不到的书刊递给我,我负责按照分类码放在塑料筐里。这孩子看着这么多书刊也是有点着急,总想多搬一些,有一次他把一大抱书刊杂志一股脑递给我,由于他弄得太多没拿住,这些在书架顶上多年来落满了灰尘的书刊全砸在了我的头上,我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里顿时灌满了灰尘,把我呛得喘不过气来,眼睛根本睁不开。
外文资料室的这些书刊杂志都搬到了北办公楼二楼组培室的一间大屋子里,但是组培室这间屋子还是放不下这么多书架,还有两个书架没处摆放。中文资料室书架之间的间距比较大,可以挤出一定的空间,把这两个书架勉强挤进去,于是我决定把它们放到中文资料室。
若把这两个书架挤进去,首先要把原来装载中文期刊的书架移位,这样就要把架子上的期刊至少卸下三分之二,书架才挪得动。我和希希看着这两大架子中文期刊着实发愁,这得搬到什么时候啊?当时我们俩已经累得不行了。
希希灵机一动,提出了“整体移位”的措施,我问他怎么整体移位?他说:“往书架脚下洒水,减小摩擦阻力。”可是放满期刊的书架仍是挪不动。希希从对面招待所的垃圾箱里捡来了许多西瓜皮,他把西瓜皮放在紧贴书架脚的地方,然后,我们俩大声喊着:“一!二!三!”用足了力气猛推书架。好!书架终于挪位了!我们利用同样的方法,把另一个书架也挪了位,这样才把外文资料室的两个书架挤了进来。
外文资料室的搬迁用了整整十几天的时间,这十几天,希希一直在帮忙,这孩子都累瘦了。果研所的许多同志都说希希来参加义务劳动了。希希反驳说:“我哪里是来参加义务劳动?我是来帮我妈干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