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之路(191)
图书资料室装修,工人劳动真辛苦。
十二小时连轴转,完成艰巨的任务。
191、图书馆装修
2005年暑期,我们图书资料室开始进行装修,主要是外装修。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昌黎果树研究所的前身是昌黎果树试验站,是1938年日本人建的,图书资料室也是那时的产物,简称图书馆。历经67年,图书馆虽然已经非常老旧,但是主体框架还是很结实的。这次装修主要是给外墙抹一层水泥,再刷上涂料,房顶装上彩钢瓦,把木门窗换成塑钢门窗;另外对脱落的内墙皮进行一下修补。
这项装修任务由一个建筑工程队承包,他们每天早晨6点就要开工,中午1小时的吃饭时间,大部分人去外面吃饭,也有几个工人从家里带饭,就在施工现场吃。他们吃完午饭要干到傍晚7点,每天要干12个小时。
工人们和沙灰要从图书馆的水龙头里接水,彩钢瓦电焊也要从图书馆里接电,这样我每天早晨六点就要准时给他们开门。修补内墙皮,我要把一部分靠墙的桌子或书架挪开,这样才能方便工人工作。挪书架至少要把架子上的书清空三分之二才挪得动,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那些日子把我累得够呛,希希当时正放暑假,见我如此辛苦,就在图书馆给我帮忙,如果没有希希,书架我根本就挪不动。中午1小时我回家做饭根本来不及,于是干脆就让希希爸暂时去学校食堂吃饭,临近中午希希出去买几个包子或馒头,我们娘俩就这样凑合一下。
当时在工地上干小工的,有好几个大学毕业生,二本、三本、大专毕业的都有,他们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家境又不富裕,宅在家里父母养不起他们,只好到工地上做小工。
记得当时无论大工还是小工,他们的工资都不高。具体数字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大工和我的工资差不多,小工比我的工资还要低得多。除了雨天不能施工,他们根本就没有一个休息日,下雨天不能干活就没有工资。他们一天要干12个小时,我们每天上班时间是8小时,这样看来,他们比我们要辛苦得多,农民工真是非常不容易!
看到他们如此辛苦,我内心里感到了强烈的震撼。有一次他们带的饭不够吃,我就让希希多买些包子,让他们也一起吃。
20天以后,图书馆的装修工作终于完成了。这下终于鸟枪换炮了,外墙抹上水泥后又刷上了一层灰白色的涂料,配上鲜红的彩钢瓦顶,显得格外漂亮。室内基本还是原样,但是脱落的墙皮都修补好了。

这是2008年拍摄的图书馆的东侧面

这是图书馆的南面,是从东侧拍摄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