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之路(189)
果园知青齐聚集,三十周年联谊会。
场面热烈气氛浓,流下感叹的泪水。
189、知青联谊会
2003年11月15日,我们举行了果树所1973届知青插场30周年联谊会,有61名知青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我们101名知青的领头雁,当年的团总支书记刘丽娜作了鼓舞人心的讲话,当时在任的县公安局副局长李晓平代表参军离所的知青讲了话,果树所于春池所长在讲话中向在座知青表示祝贺。然后作者为大家背诵了自己当年写的长篇集体诗朗诵《知识青年在成长》,在座的知青们仿佛回到了当年。
联谊会的场面热烈空前、热闹非常,知青们互相敬酒,互相倾诉衷肠,很多知青甚至流下了感慨的泪水。连果树所餐厅里那些80后的小服务员们,都被这动人的气氛所感染,都被这热烈的场面惊呆了!
午餐过后,在场的全体知青们在果园宾馆的门前集体合影,原一队知青合影;原二队知青合影;原畜牧队知青合影;原机务队知青合影.....那天下午拍摄了很多照片,把这激动人心的时刻都定格在了每一张照片上。
回顾知青的成长经历,大家感触最深的是:当年的逆境锻炼了我们,我们要感谢逆境这位伟大的母亲,是她把我们培育得像钢铁一样坚韧。正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张宏良老师所说:“当年我们走进广阔天地时,是带着一种小资情调;但是当我们走出广阔天地时,我们已经奠定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无产阶级的视野。”我认为这就是知青中的大多数人如今成为坚定mao派的根本原因。
昌黎果树所1973年插场知青当年是团中央的一个先进典型。果树所的团总支书记刘丽娜经常参加团中央召开的大会,在会上介绍果树所知青的先进事迹。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昌黎果树所的知青群体是mao
ze dong思想的红色社区。
如今5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经历了风霜雨雪,沧桑巨变,尽管我们已经青春不再,但我们对当年的奉献无怨无悔。如今知青已成为奉献的代名词,因为我们用最宝贵的青春和满腔的热血,谱写了一首激情岁月的高亢战歌!
下面是我当年写的集体诗朗诵《知识青年在成长》
知识青年在成长
愉快的歌声——
在果园里飘荡。
一张张黝黑的笑脸——
迎着灿烂的朝阳。
我们多自豪——
投身在工农的怀抱,
像一排排挺拔的白杨,
在广阔天地里茁壮成长。
我们怎能忘记——
刚刚踏进果园时的景象。
深秋的气息,
天高气爽,
金风迎面扑来,
吹打着我们的胸膛。
碣石山举起了红旗,
渤海浪为我们鼓掌。
你听!汽车欢快地歌唱,
我们的心,
随着歌声涌波浪。
你看!车车歌声乘东风,
风驰电掣,
前进在洒满阳光的大道上。
“到了!到了!”
“果园到了!”
欢快的锣鼓,
激动的口号。
诚挚的笑脸,
神情的眼光,
一股暖流涌心房。
工人拉起我们的手,
又拍了拍我们的肩膀。
“你闯吧!这里就是zhan场。
你学吧!这里就是课堂。
你飞吧!这里天高地广。”
我们的决心硬如铁,
我们的誓言响当当。
“以工人同志为榜样,
为果树事业谱新章!”
我们怎能忘记——
施肥劳动的景象。
数九隆冬寒风狂,
劳动竞赛带来了春光。
老工人一马当先,
抡镐挥锹斗志昂。
青年们生龙活虎,
争先恐后把重担抢。
甩掉棉衣,胸有朝阳,
工人是咱好榜样。
......
满身泥巴,满手血泡,
心里喜洋洋。
我们怎能忘记——
第一次学修剪。
登上树顶,
把茫茫果园眺望。
新开刃的剪子咔咔响,
工人的嘱托记心上。
老队长手把手教我们修剪,
字字句句语重心长。
剪来春光抹树梢,
残枝纷纷落树旁。
云霞裁成丰收果,
一串一串挂树上。
......
啊!又是一个大好春光!
树芽绽开笑脸,
麦苗比着生长,
果园浸透温馨的清香。
我们的脚步——
迈得更大,
前进在洒满阳光的大路上。
我们的肩膀——
更加结实,
担起千斤担,飞奔向前方。
青松迎风雪,
红梅傲冰霜。
海燕展翅飞,
我们奔向美好的理想。
我们手中的红旗,
永在风雨中飘扬。
海凝1974年4月28日于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首长诗略去了很多文字和章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