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凝:我的奋斗之路(168)郑艳茹退休

(2023-02-08 11:06:38)
我的奋斗之路(168)

千禧出台新政策,工龄卅年可退休。
艳茹刚满三十年,人生惬意功名就。

168、郑艳茹退休

   千禧年伊始,国家出台了新政策,工龄满30年的职工可以办理正式退休手续,退休后可享受国家财政开支的待遇。
    图书馆的馆长郑艳茹1970年融入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规定知青下乡算工龄,到2000年,她工龄刚好满30年,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了,可是她这个年龄退休确实是太早了,2000年她才49岁。
    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2000年退休的职工可以纳入国家财政开支范畴,以后的退休人员就要进入养老保险系列了,肯定不如国家财政开支稳妥可靠。人们调侃说:2000年退休的等于进入国家财政的保险箱了。
    郑艳茹刚到图书资料室一年,正是施展抱负的大好年华。猛然退休,还真有些不适应,可是当时的大气候是:退休人员可以进入国家财政的保险箱,这个机会就是弱智也不会错过。就连董温诚作为响当当的苹果课题主持人,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退休(董大哥是1968年下乡,到千禧年工龄已满32年)。郑艳茹纵有千般惋惜、万般不舍,最后也还是选择了退休。
    说实在话:郑艳茹比起我这样的无名鼠辈要强多了,即使退休她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她不仅是果研所的优秀党员,而且1993年就评上了副研究员,在当时这个职称也就很可以了,因为果研所的很多老同志,譬如李姨、张姨,她们直到退休职称也就是副研究员。
    天有不测风云,计划赶不上变化。千禧年以后退休的同志,并没有马上进入社会养老保险系列。我是2010年退休的,可是直到退休,我也没有交1分钱的社会养老保险金,走的仍是国家财政的系列。千禧年早退休的同志们,如果到了退休年龄再退,工资可能要多涨好几级。
    可惜的是这些认为进了国家财政保险箱而早退休的同志,退休后不仅涨工资受到了很大影响,职称也就原地踏步了。郑艳茹如果晚些退休,肯定也评上研究员了。可是当时谁也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预见到退休工资由国家财政开支会延续到2010年以后。
    郑艳茹退休以后,图书资料室的岗位出现了空缺,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女同志接替了图书馆的管理员职务,中文资料室的那位女同志接任了郑艳茹的馆长职务。这些都是后话了,在此不再赘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