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之路(131)
苹果气象课题组,九五获奖并结束。
从此我又无课题,自强不息谋出路。
131、课题结束后
1995年的年底,杨峥巍的苹果气象课题组的“主气象因子对苹果产量质量的量化影响及调控途径”课题通过省科委的验收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宣布课题结束。我作为课题的第五完成者虽然拿到了获奖证书,但是课题结束后如果长期找不到新课题等同下岗,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谋求新的出路。
在没有找到新课题或新的工作岗位以前,我必须完成至关重要的两件大事:一个是必须完成创收任务;另一个是必须完成论文指标。完成这两项任务我并不发愁,有了前几年的经验积累,我对于完成这两项任务已经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完成创收任务,到年底就可以获得全额工资。有了工资,才能养家糊口并赡养年迈的公婆,这是谋生存的头等大事,所以完成创收任务势在必行。完成论文指标,能够体现一个科研人员存在的价值和干事业的成绩。谋生存和干事业这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很快我就听说,没有课题的研究实习员和有课题的创收指标是不一样的。有课题的研究实习员创收任务指标是每年700元,而没有课题的研究实习员创收指标是1500元,后者比前者多800元。1996年我虽然没课题了,根据我前三年完成创收任务的情况(1993年我完成创收1800元;1994年完成3700元;1995年完成3000元),完成1500元并不吃力。
我制定了一个完成创收任务和完成论文指标的计划:1996年继续卖花宝,准备分装4000袋,争取全部售出;1996年计划发表10篇文章,长篇和中短篇文章都写,以长篇和中篇文章为主。长篇文章是撑台的,短篇文章是顶数的。为了提高文章的档次,文章的内容除了苹果栽培技术,还要写几篇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1996年我虽然没有课题,但是我并不气馁,我要继续创造人们不敢想象的奇迹!1996年的我与1990年刚走出农化室的时候已经截然不同了。1990年我刚出农化室时是个三无人员(无成果、无论文、无著作),到了1995年底,我这三项全有了。1996年我一定要继续努力,我不仅要完成创收任务求生存,而且要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干事业!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