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虞苹果人(三)
(2022-06-03 17:04:05)古虞苹果人(三)
作者:王正选
然而,三千沟壑你莫流泪,二十四条塬你莫叹息,平陆自有英雄好儿男,他们决心要装扮你,他们一定会装扮你!年轻的苹果人张贯中迎风冲了上来,他先后自费2万余元,多次到河南郑州、灵宝、山东烟台、泰安、惠民、陕西白水、武功、礼泉和太原等地的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果园进行学习培训和参观,累计时间近两年,在山西农大培训最长一次达6个月。他凭自己扎实的实践和理论知识,活跃在一个个果园里,为果农解答一个个疑难,为果农开展一次次辅导培训课,其有关果业的论文不断发表。全县的果情也早已引起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2009年初,县委、县政府伯乐相马地聘任张贯中为县果业局局长,首先为全县的果业生产奠定好组织基础,并由此拉开了拯救全县果业生产于危难之中的帷幕。
2009年是平陆果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书记、县长高高站在了解救果情航船的了望塔上,亲自吹响了前进的号角。书记姚十保深入部官、常乐等乡镇与果农面对面了解果情。县长任秀红亲自带领各乡(镇)长、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部分村干部和果农代表远赴北京平谷、昌平等地,考察学习果业生产先进经营管理经验和先进理念。回来后,又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走进30个果业专业村与231名果农直接对话,寻找振兴果业生产的突破口。
3月份,为了解决全县乔化密闭果园覆盖严重问题,在全县8大产果乡(镇)搞了260亩果树间伐示范园,并对参与示范园的果农每亩补给现金300元,同时享受果业合作社200元现金补贴。
4月23日,县委、县政府召集全县120多名乡(镇)主干、村干和果农代表,并邀请省市苹果专家,召开了平陆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果业生产研讨会。出台了《平陆县果业生产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会后,为配合全县新一轮示范园区建设,组织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围绕“建精品园,产精品果,创精品牌”的理念,编写了《优质苹果生产“五改十配套”技术规程》和《优质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教材,根据教材,要求全县“镇镇要有示范村,村村要有示范园”,实现果业生产脱胎换骨式革命。但是,在“五改十配套”技术中,最难落实最难让果农做到的是“五改”中的“改密度”,也就是要把树龄在15年以上的果园里近一半的“好端端”的果树刨掉,当柴禾烧!
为什么要刨掉呢?既然要刨掉,何必栽它呢?那不是应了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话吗?
其实,早年在建立果园时,高产园要求栽植果树覆盖率要达到70%左右,低于这个指标,会造成土地面积的浪费,这是提倡密植实现早期丰产的目的。但一成不变是不科学的,果园的覆盖率也是动态的。随着树龄的增加,树冠的增大,使得株间行间互相遮挡,有的株间枝条严重交叉,形成园内密不透风,造成光照利用率极差,尤其是下部主枝,更是难以得到阳光的沐浴呵护,覆盖率已近100%,甚至120%。我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利用率极差的果园,结的果就算是多,也是品质低下的果,这样的产品怎能卖上好价钱呢?但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果园病菌虫害丛生,果树腐烂病严重,直至无力拯救,整个果园死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国内,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实验站所有科技人员的多年研究,采用了间伐技术,并经广泛推广,效益显著。真是:“省力省工少投入,少剪少疏多长放,落叶腐烂我来挡,缘由在于树枝强。”在国外,日本一亩园子最多超不过二十棵树,一棵乔化树活七八十年仍很旺盛,一个枝条可长达十来米,一棵树可产好几百斤。因此,专家呼吁,果树间伐势在必行!但话又得说回来,国内归国内,国外归国外,间伐技术实施在平陆的土地上会是一种什么结果呢?会不会造成劳民伤财出力不讨好的结果呢?会不会给果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呢?
实际上,就有人在网上发贴云:“平陆的乡亲们不要再做苹果的迷梦了,它的兴起有它的道理,它的覆灭也有它的法则,不必去留恋它,该追求发展新型的产品……”
应该说,这是一个幼稚的,没有立足于平陆县情的言论。
苹果收获的季节过了,县长任秀红决定要亲自到各乡镇的间伐实验点面见果农了解情况。那是一个雪花飞飘的早晨,县长任秀红叫上县长助理刘学东、政府办主任李怀并、果业局局长张贯中等,翻沟越岭来到了每一个示范园。他们到了张村镇后,已是大雪纷纷了。考察中,沿途的老百姓说,县长冒着大雪来察看果情,真的是少见啊!大家看到雪大路险,劝说改日再看。但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任秀红坚持继续冒雪考察。因为解救民众于倒悬,时不我待啊!杜马乡杜村果农赵清伟说,他的4亩果园2008年亩产5000斤,每斤只卖到7毛钱,总收入计1.6万元,2009年通过间伐改造,产量虽然少了两成,但果品质量显著提升,价格是去年的3倍,收入可以超过4万元。常乐镇上焦村的陈随宁说他的10亩果园间伐后反而增收了8000元。圣人涧镇槐下村果农马建设说,他的10亩果园通过间伐和采用“纸加膜”套袋技术增收近6万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对示范园的全部调查,说明了国内国外的间伐技术在平陆大地上完全是切实可行的。换一句话说就是,在平陆对乔化密闭果园全面开始大规模的间伐战役,是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但是,让山区的果农们亲手刨掉自己的“摇钱树”,谈何容易!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要有一个认识和发展提高的过程,起初期都不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就是直接为群众着想的新生事物也往往不被群众所接受。就像富有营养的西红柿,是当年有人冒着一死的危险吃了它,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60年前,苹果老人赵银平动员群众在大片地里栽果树,受到群众的极力反对;60年后,果树已成为全县果农的主要经济收入,你说让他再把树刨掉?哼,一句话:难!基于此,任县长慎之又慎,她在未正式吹响果树间伐的进军号之前,于10月26日又组织了在果农心目中具有影响力的11位果农飘洋过海参加了日本的考察学习活动。10月27日,紧接着又组织了千人大培训会议。这是一次直接关乎民生的大会。任县长要通过参会的人员层层把间伐果树这个关乎民生、关乎平陆果业兴亡的大事落实下去。参会的人们置身于平陆有史以来最具规模的果业培训会议场合,在平陆果业危机四伏的关头,怎能不为县委、县政府与人民同舟共济的行为所激动鼓舞呢?他们凝神静气继续聆听任县长激奋的演讲。“我县苹果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成规模发展起来的,到目前大部分树龄在20年左右,绝大多数果园树冠高大、枝条稠密,郁闭现象十分严重,树与树之间枝条交叉重叠,相互遮光,果园营养失调,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严重,同时也加大了操作强度和工作量,苹果树成了产柴树,果园成了果木森林,这样的果园怎么能产下好果子?又怎么能取得好效益?因此,今冬明春,要在全县大力开展果树间伐!间伐就是对果树的一次革命。我们要拿出足够的勇气,痛下决心,对树龄在15年以上的果园实行隔株或隔行间伐的办法,把果园的密度降下来、枝量减下来,把光路、风路打开,为优质高档果品生产打基础,使我们的果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林,果树成为果农的摇钱树。”
……
县长的呼吁久久回荡在古虞大地上空。
果树间伐战役在古虞大地正式打响了。
县乡村的专家们对每一个果园把脉会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间伐方案。
常乐镇政府率先行动,成立了以镇长张福臻为组长的间伐领导组,决定以上焦村千亩果园为示范点,以点带面辐射全镇。紧接着又在前村、元里、中张等连片示范园开展间伐工作。
县委书记姚十保和四大班子领导亲临常乐引导果农积极开展果树间伐。
针对群众不忍心间伐果树的心理,县长任秀红一个乡镇一个乡镇检查落实,一个村庄一个村庄组织果农观看日本果树管理的影像资料。
为加快间伐进度,保证间伐质量,县政府在每个乡镇和产果大村,成立间伐专业队,并从县财政中挤出30万元,用于果农经济效益补偿和间伐专项费用开支。
2009年12月11日,县委、县政府在常乐镇召开了果树间伐现场会议。
2009年12月23日,运城市果业局组织各县(市、区)果业局局长、各乡镇负责人、部分果业大村村委会主任、技术员,在平陆县召开果树间伐改形管理现场会,充分肯定了平陆果树间伐工作取得的喜人成就。
从书记县长的行动中,笔者不禁感慨万端,60年前,农民赵银平奔走呼号乡邻发展果树业,希望自己的乡成为水果乡,盼望自己的县成为水果县。60年后,书记县长在奔走呼号,正在把这个梦想,也是几代人的努力和梦想变为现实。一个飘溢着浓浓果香,盛产优质果、精品果的古虞平陆,一定会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科学的闪电毕竟已划破长空!春雷已滚滚而至,春雨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