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之路(八十一)
承德采果第二站,宽城境内西岔沟。
富士苹果聚集地,山高路险坡又陡。
八十一、宽城西岔沟
我到达宽城的时间是下午3点钟,在旅店安顿好以后,我就去了宽城科委的王连文那里,他是顾优的大学同学,9月份我们来宽城采果时就曾到过他那里。记得那次王连文夫妇对我们热情招待,菜肴特别丰盛。这次来宽城我觉得应该再到那里看看,遇到棘手的问题可以找他帮助解决。
王连文的家在宽城二中,他妻子是二中的老师。我给他们的女儿买了一些小食品,记得有水果糖、娃哈哈果奶,火腿肠之类。王连文和他妻子一个劲地说我不该破费。其实我来就是给他们添麻烦来了,毕竟我人生地不熟,还希望他们多多指点迷津,没想到他们却这么客气。
晚上我在他们家吃的饭,王连文的妻子烹调水平很高。尽管我再三说不要做太复杂的饭,简单吃点就可以了,可是他们还是做得很丰盛,令我非常感动,甚至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本打算先去椴树沟采样品果,王连文说椴树沟现在正在修路,道很不好走,现在可能还没有通车。他建议我先去西岔沟,然后再去椴树沟。于是我便听从王连文的建议,第二天一早去了西岔沟。
那时山区还没有修涵洞,全是清一色的盘山公路,开公交车的司机都是山区人,如果是平原地区的司机,就是借给他几个胆子也不敢在盘山公路上开车。盘山公路上有很多地段道路都特别窄,两辆车根本不能并行,错车更是不可能。汽车上坡和下坡时人在车上的感受完全不同。车上坡时车上的人感受的是向心力,下坡时感受的是离心力。汽车在陡峭的崖边上行驶时,车上的人根本不敢往窗外看,那幽深的峡谷令人毛骨悚然、魂飞魄散。怪不得开车的司机都是本地人。
上午10点多钟,公交车就到了西岔沟,我尽管有点恶心,但是由于上车前吃了足量的晕车药,所以晕车不算太厉害,下了车过了一会儿恶心劲也就过去了。
我不知道西岔沟的集体经济是否解体,但是村里的大喇叭里广播找人都是喊某某某到大队来,不知是惯性使然,还是人们对集体经济仍心存依恋。村里的果树技术员带我来到了苹果园,据说西岔沟是承德红富士苹果的聚集地。这里的苹果长得确实好,不仅色泽艳丽,口感也特别好,完全不像平原地区的苹果,虽说管理上是大肥大水,果实个头也很大,但是味淡且涩,非常难吃。
几个年轻姑娘为我采摘了一箱子红富士苹果,过秤是56斤,果树队为我开了收据,样品果的款项由课题组年底统一结算。不用我当场付款。我不知道他们这个村当时是由村委会还是由大队领导,既然广播里的称谓是大队,那我也就称大队吧!大队为我安排了午饭,虽然不如王连文的妻子做得精细,但是也很实惠,芹菜炒肉,猪肉切的既不是丝也不是片,是立方体的块,块头还不小。我以前从未见过炒菜这样切肉的,看来一个地方一个风俗,咱们入乡随俗就是了。吃完饭,我想付钱和粮票,他们统统不收,淳朴和好客是山区人民的本性。
傍晚,我回到了宽城,向汽车站的工作人员打听椴树沟是否通车了?汽车站的人说今天已经暂时通车了,我决定翌日去椴树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