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锁爱:送别关陕平好友

(2022-05-22 09:13:01)

每天清晨,手机那滴零、滴零地早晨问候声,常常把我从梦中惊醒,打开一看,诸多的朋友中,当然有陕平兄那惯常地四五条连续的祝福和问候。问候的内容里,有佛祖的谶语、关老爷的形象、以及关兄那真真切切的只言片语。这些轻轻地问候,就像一阵春风一样,似乎会瞬间吹开清晨的雾岚,走进人的心里,那是一股不可或缺地暖流。


我是一个粗线条之人,常常因为一个人,要应付许多里里外外的事,还有那诸多的微信,来不及翻看,有时就疏忽了,也就常常忘了回复。而且,忘回复的也不止关兄一个人。一天,他在微信上,提出了严重声明,如果再不回复,从此他不会再发一条微信。他的声明,虽然义正辞严,然却带着浓浓地情义,一下子就敲响了我这根因为忙乱,且早已麻木的神经。我不能再这样听之任之,让朋友寒心了。但我还是做不到每天必回的地步。而关兄则是一如既往地照发不误。有一天我给嫂子打电话,问关大哥是否还在睡懒觉,不便打扰。而他在房间里积极地回话说,他早就不睡懒觉了,他在给朋友发短信,问候早上好呢!


有时,他上午需要外出,办事回来后,不管再晚,他都会照常把每天早上的祝福,再发一遍。而且,有注释,有致歉。他的外出不是给这个同事家里办喜事,就是给那个朋友办丧事了。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问他,怎么好像这么多地丧事?他也常常唉声叹气:到了这把年纪,以后应付的就多是此类事情。我们常常总会为朋友的突然离去,伤感哀叹一番,怜惜生命的如此脆弱,唯独没有想到我们自己。五月十七日晚上,不知为什么,我就失眠了。半夜三点爬起来,我又翻开手机,看那些逸闻趣事、国际大事,并不管是白昼还是晚上,如果我腾出时间来,就会不假思索地,给朋友和亲人们发个没完。叮咚、叮咚,一个个地微信发过去了。可此刻我却不知关兄的信息,永远地停留在五月十七日晚上的二十一时了,他永远也不会看不到了,他也听不到了。


五月十八日早上,当我在公园里得此噩耗,简直像一根闷棍,一下子猛击在头上,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前一天的微信,依然鲜活地停留在我的手机屏幕上。那确切地消息,一下子让我瘫坐在公园的椅子上,半天回不过神来。我不知怎样从公园回到家里,又怎样回到平陆,这是今年疫情以来,我的第一次出行,竟是面对这样悲戚地场面,这样的生离死别。


回到平陆后,得知关兄得的是急性“肺阻塞”,他没有先例,没有预兆,没有病史。这一切一切的突如其来,打得一家人措手不及。医生说:这种病比心梗还快,实是无力回天!也有朋友说,他已经被憋得没气了,心脏还在跳动。想想真是天妒英才啊!他享年只有73岁,他走得早了点,走得急了点,没有给亲人和朋友一点儿喘息的机会。


关兄的官位,最高做到了县人大的副主任。但在我们的心里,他的才华,远大于他的官位。他的诗词歌赋、他的吹拉弹唱、他的书法绘画、他的文学素养、他的演讲口才、他的著书立说、他的歌舞编剧、他的自导自演、他的律师风范、他的大将之风、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奋发向上、甚至他的仪表堂堂,都让他这样一个几乎完美之人,在平陆十几年的文化局长的位置上,始终显得光彩夺目,耀眼异常。那像珍珠一样,闪亮而辉煌的业绩,在他生命的履历表上,怎么能历数地清呢!仅那一次大型的黄河书画展,他就能凭着个人的人格魅力和远见卓识,几乎把全国的大家、名家的几百幅书画作品,全部囊括其中,汇集在平陆这样一个山区的贫困小县里,在精神领域里,给人们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地文化财富和精神宝藏。


关大哥是一位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匡扶正义之人。大约三十年前,他在河南的三门峡市,承接了一个重大的刑事案件。作为辩护律师,他翻阅了大量地卷宗,在法庭上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据理力争,终于将一个一审被判作死刑犯的人,改为无罪释放。在公开审理的法庭内外,人们把他抬起来举过头顶,一次次地抛向空中,欢呼雀跃,高喊着:“律师万岁!律师万岁!”山西青年杂志派刊物的主编亲赴平陆,以他的此次事件为题,写下了《律师啊律师》一文,在全国以及全国的政法界引起轰动,也因此他的声名鹊起,一个伟大的律师,在黄河两岸冉冉升起。


关大哥又是一位铁血柔肠之人。别看他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快刀乱麻。只要在朋友的大事小情上,就完全显露出他那大丈夫的一腔热血情怀。他会扑下身子去做事,犹爱身边的朋友、同事,亲戚;他尊重长辈、呵护晚辈;并设身处地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极力地帮助那些同事们,改善生存现状、改变命运;帮那些弱势群体走出困境,走出艰难,走上欢乐和幸福。往往在那些红白大事的场合,你会看到他时常忙碌的身影。他会在红白事的场合,当一个小小的总管,会在朋友的墓道里挪一挪棺椁、看一看风水;会给鳏寡孤独的老艺人穿上寿衣,亲力亲为,为后事善终;会给朋友写下追思的祭文,把别人的事,办得圆圆满满;大家没有想到的事,他都会替你想到,周周全全、万事俱细。


特别是我们的一个年轻的朋友,因为一个阑尾手术去世了。在穿寿衣时,那位朋友一尺多长的伤口,一直没缝,依然流着脓和血,即使用纱布裹着的肚囊,一碰就直往外冒涌。而此刻我们的关大哥,不顾一切地抱起兄弟,让别人配合着给穿寿衣。民间有个说法:“死人沉,沉死人。”那一刻,他的头或者和兄弟的头碰在了一起,他的胸膛,或者和兄弟那血肉模糊的胸膛,贴在了一起,他的身上或者粘上了兄弟的血;他已毫不在乎那死人的邪气,和死人那死沉死沉的重量。而是,像亲人一样,为他穿戴整齐,擦洗干净,送兄弟上路。如今,我们无法知道,关大哥当初是什么想法?为什么就不害怕?为什么就不忌讳?抑或是他的兄弟情义,就大过了死神。他是否就感觉到了两个人的心脏,就此跳在了一起,深深地情义死死地扭结、缠绕在一起,不可分离。事后,我总在想,这算是人间的生死之交吧!那情义岂能用金钱来衡量。


可这样的事,他干的也不是一件两件。他胸中蕴藏着大爱,可谓大爱无限。


关大哥是关公的后裔,他对关老爷的称谓,总是老家长老家短。家里敬着关爷,胸口佩戴着关爷。他说,他时时刻刻离不开“老家”的佑护。那次大女婿遭刺,抢救之时,他一直是用右手捂着心口,因为那里一直是佩戴着“老家”的像,他的嘴里不断地在祈祷,祈求关爷的保佑。他说,每次大难来临,他都会首先想到关老爷。
其实,关大哥是长了一副关公脸的,那天庭饱满,地格方圆且赤红的脸庞上,有一双美丽的丹凤眼,有两条黑黑的卧蚕眉。甚至,他的两眼的眉宇之间,还似乎若隐若现着另一只天眼,这或许是“老家”赐给他的一个“慧根”,灵光之处,常异于人。
其实,他的骨子里,更是显现出了与“老家”一样的忠肝义胆。他的所作所为,他的为人处世,他的行事风格,他的仗义执言,他的扶贫助弱,他的家国情怀,都是和关爷一脉相承的,也时常散发着,不坠青云之志的豪迈气象。


平陆有一处关帝思乡庙遗址,在太阳渡的金鸡堡上,原本叫做寿亭侯思乡庙,是全国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庙宇,毁于何时不得而知。那是关公在杀了恶霸吕熊之后,逃到黄河边上,夜宿于此,他背对黄河,面朝解州方向,给故乡也给父母,作最后的决别。也是此处一别,再无来日。然后,他依然越过黄河,奔往河北涿州,与刘备、张飞回合,桃园三结义,然后鼎立三国天下。


这座思乡庙,成了关老爷的最后一个回眸,成了绵绵相思无绝期。特殊的庙宇形制,也成了纪念关爷人生的重要情节。重新打造它意义非凡,寓意深远。这也成了陕平兄,他这个作为关羽后裔的一个心结。
为了弘扬“老家”的这种忠肝义胆的侠义精神,让诚信民族无往而不胜。于是,他退休后,也做了这件锲而不舍的大事,就凭着一己之力,就凭着化缘募捐,就凭着一片丹心,就凭着一腔热血,硬是在原址上,把思乡庙重新盖起来了,并请进了“老家”这尊大神,起名叫“关帝思乡庙”。然后,陕平兄的心,也回归到原处,为世人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呜呼哀哉!陕平兄!天不假年啊!如果您能活着,您还会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事!
呜呼哀哉!关大哥啊!我们还想与您在一起谈天说地、家长里短!
呜呼哀哉!关大哥啊!您急匆匆地步履,留给亲人和朋友太多太多地痛啊?您知道吗!
九泉之下的您听到了吗?关大哥啊!
写于2022521日关大哥出殡的第二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