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6日
(2021-02-26 19:23:04)张喆来到五龙沟
这个版本知之者甚少。话说金代兴定元年间的平陆老县城,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岸,西接金鸡堡,东连万金滩,周边溪水缠绕,翠竹环抱,是一处山清水秀的美丽所在。那时,城里有一个全县名气很大的阴阳先生,名唤张喆。这天,张喆在运城安邑村给人看完风水后,主家欲用毛驴送他回平陆。张喆掐指一算说,磨岭村闫坡前那个沟里正有人找我给他家看风水,我得走近路从中条山翻山去见那人。因中条山的山路毛驴无法行走,主家便作罢,只得由张喆自己步涉翻山而回。张喆行至中条山顶墩台山旁时,但见此时蓝天白云,阳光明亮,暖风阵阵,一袭祥瑞之气滚滚缭绕于墩台山周围,紧接着祥瑞之气缓缓向山下涌动而去。张喆一看,自知定是天降吉祥,真龙天子问世,便紧随瑞气下山。瑞气一直涌动到东车村南继续向南而下。在磨岭村头的梨花岭,一人告诉张喆说,村南闫坡有人正寻找张喆为父墓地看风水。张喆应答后,心想,果然有人找他,便继续跟随瑞气南行。到了村南的闫坡时,但见瑞气渐渐缩小,遂化作一团旋风落向闫坡村下一块平地的坟墓旁,在旋风即将消失之际,张喆摘下头上草帽,迅疾向旋风扣下,待张喆掀起草帽,只见草帽下出现一滩血迹。见此情景,张喆便以法眼透过血迹观之,但见血迹下墓穴内的亡人,已即将蹬鞍踏马横空出世了,张喆知道,亡人的后人也将成为影响平陆大地的脱凡高人。此时,那位早上寻找张喆的小伙子见到了张喆,便诉说,亡父百天将至,全家想借父亲百日之时,把父亲的坟墓再整修的好点,求张喆掐算个好时辰。张喆知道小伙告知所要整修的坟墓正是旋风落处的墓穴。便告诉小伙说,坟墓万万不可动之,原封不动便是大吉。
且说这个小伙子回到家后,把张喆之嘱告知家人和邻居。大伙商议后,觉得还是借百日之际,重整坟墓为好。
说话间,小伙子父亲百日即到。一日,天还未亮时分,小伙子和他的四个弟弟各挑一担柴禾,欲到县城里把柴禾卖了,给父亲过百日准备银两。到了北城门口,见城门尚未打开,五位兄弟便各自依柴倒地休息。
此刻,城里的县官却在梦里看见北城门外有五条龙腾挪游动,惊地他无法入眠,便唤差役前往城门口看看有何异样。城门打开后,差役看到只是有五个卖柴禾的小伙子,便回禀县官所见。县官沉思后也没多说什么。
话说这五兄弟在父亲百日那天,在村人的帮助下,于未时打开了墓穴,只见一股白气冲出墓穴散至空中。但此从那日后,五个兄弟在不同的日子里,先后依次跌死、病死、猝死、压死、伤死。而每死一个,衙里的县官就梦见死了一条龙。在之后的日子里,县官根据先后所梦五龙的情景,访知卖柴五兄弟所居之地和五兄弟逐一亡故的事情后,便在五兄弟所居村子建一庙宇,以示纪念五兄弟的不幸,庙称五龙庙,庙宇所在地改名五龙庙村。
1978年夏日,笔者在五龙庙之北坡上面的磨岭村放映电影,因牵挂母病,觉得从五龙庙沟回家最为便捷。当时五龙庙水库已蓄成湖般的水。当我从庙宇之地经过下到水库后岸后,水库对岸两位老乡便划船过来接我。只是由南向北的风太大,小船控制不住地只向东面高高陡陡的崖下漂泊,崖根下水极深,陡崖被水浸的似乎随时都可坍塌下来,有种阴森可怖的感觉。我们赶快奋力划船离开此处,极尽气力向南岸划去,到了岸边时,因风大,船一直难以靠岸。于是我说,我们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有一丝地松懈,始终保持超越风的力度方能靠岸。于是我们便一起发力死命划船,岸上的手终于抓住了船。不想,回到家后,头一直疼痛不息。母亲让会看“说事”的毛家老太查病因。老太握住我的手指头捏了一会儿,说是碰到女鬼了。我说,我从不怕鬼,鬼也从不敢惹我呀。老太说了一句,我认为是经典的名言:“这个鬼没有退路了,它是被生活逼急了,就会死命和你上。”是啊,什么时候都不能把人逼急了,逼急了,就会和你死磕,和你死磕,你就会成问题!鬼如此,人也一样如此。
至于破解的办法,老太说,睡觉的时候,把两只鞋扣在一起,放在自己枕的枕头下面。
我记述这一段经历,一是觉得有趣有点意义,其次也是与五龙庙沟有关的“说事”。
顺便一个小插曲而已。
夜半大风惊太伯
很多年前,五龙庙沟北部不远处有一座庙,叫吴太伯庙。这个吴庙大有来头。相传,西周时期,太伯和季历都是周太王的儿子。大儿太伯为嫡出,小儿季历为庶出。太伯看出周太王很爱小儿季历的儿子昌,为了不使父亲周太王为难,就主动让父亲立季历为王。为了让周太王顺利的立弟弟季历为王,太伯遂避到荆南一带,断发纹身,自号勾吴。
太伯避隐后,在那一带和当地百姓一同耕地种田,发展生产,造富一方百姓,他经常教育百姓,要耕者让其畔,路者让其行,在他的教化下,那里的人们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都认为他有贤德、讲义气,都愿意归附于他。
太伯死后,百姓如丧考妣。由于太伯无后,他就把位传给了弟弟仲雍,传至三代周章时,正值周武王灭了商纣,大封同姓,并将周章的弟弟虞仲封于虞,也就是现在的平陆。虞仲为了追念太伯的恩德,遂在虞国的凤凰山脚下,选了一块视野开阔,风景优美的地方,为其盖了庙宇,叫吴太伯庙,并经常焚香祈祷,当神供奉。这个地方早年叫神疙瘩村,后由张万财、张宝峰等申请上报改为向东村,意在向着毛泽东。
庙宇建好后,方圆百里百姓都来这里烧香祈祷,祈求平安幸福。一直以来,这里的香火都很旺盛,又因这里位于塬南的凸(方言ju)
这里五谷丰登,尤其是这里种的百合甜而无丝,入口即化,经常食用会使人顺气活血,面色红润,延年益寿。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来时,吃了后连声说好,并命当地官员把它作为贡品,每年送往朝里,从那以后,神疙瘩的百合就成了皇宫的贡品。
在汉代大阳县(老平陆县城)始建后,那里景色优美,街市渐荣。一天夜里,突然刮起了大风,将太伯庙内的神像刮到了大阳县附近的大涧北村北面,庙里的席片刮落到对沟的七里坡。人们认为庙内的神吴太伯不愿在神疙瘩长居,想迁徙到县城近处居住。村民便共同集资在大涧北村新建了一个太伯庙。
因为神疙瘩村人认为七里坡这条路是太伯神踩的路,又因为神是居住在神疙瘩的神,所以,多年来,这条路都是由神疙瘩村的人来维修。2012年,村里88岁的张初宝、张有守和70多岁的张万财早年都多次参加维修此路。
吴庙移址后,香火仍很旺盛。与吴庙相邻有一座八蜡庙。早年两个庙宇存在的时候,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两个庙都建有戏台,两个戏台由两家剧团唱对台戏演出。抗日战争期间,庙宇均被日本人烧毁,是平陆曾经著名的八景之一“吴庙秋风”地。
如今新建的八蜡庙,是2006年大涧北村人在原址上重建的,实际上是二庙合一。庙宇的规格、布局、做工都不及原来的规模了。据说,将再建此庙。
多年来,当地人们一直习惯把八蜡庙叫八岔庙。所称八蜡就是八位神,即八位农官:一为先啬,即神农;二为司啬,即后稷,相传其为母所弃之不养,故名弃,后为舜的农官,封于邰,号后稷;三为农,即古之田畯;四为邮表畷,邮为田间庐舍,表为田间道路,畷是田土疆界相连缀;五为猫虎;六为坊,即堤防;七为水庸,即水沟;八为昆虫,即蝗螟之属。农民们眼看着蝗虫为害却无能为力,为求消灾免难,只好立庙祈祷。
八蜡庙是中国封建社会各地农民祭祀蝗虫的神庙,因蝗虫危害最大,人们把蝗虫称为虫王,奉祀蝗虫的八蜡庙叫虫王庙,有的地方又叫做刘猛将军庙。
八蜡庙,乃古时祭祀之名。夏时称谓嘉平,殷代称作清祀,周时称为大蜡。旧时于每年建亥之月(十二月),在农事完毕之后,祭祀诸神,以祈祷来年丰收。
百万年前猿人地
紧靠五龙庙东边山顶的村子叫七里坡村。七里坡村名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1、从平陆老县城到七里坡有七里路,故取名七里坡
2、七里坡过去有人在县衙执事,对往返县衙的路程丈量为七里,故名七里坡,也叫七里铺。
3、因该村为马村的最南端,故名南凸(方言ju)。据说这里过去曾叫杜家庄。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是杜家人的田地,由这里的人家租种。一天,村人前往杜家交租子,杜家要留大伙吃了饭再走。大伙说,不敢吃饭啊,县衙还派有修路修渠的任务,去晚了会挨打的。杜家老爷子说,你们安心吃饭,我替你们干活去。于是便背上锨子去工地去了。县衙的人见杜家老爷背张锨来了,就说,您老人家怎么修路来了?杜老爷子说,我家种地的村人给我交租子,我让他们吃饭,他们不敢吃,说来晚了会挨打的,我来替他们修路。县衙的人说,那敢劳累您老人家。从此后,杜家庄的人不但不参加修官府的路,连七里坡的路都让别的村人去修了。1980年前,在关家窝、赵家坡村还有杜家坟地,坟地有大量石人石马石碑。
七里坡是中国百万年前的猿人遗址,早于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猿人和山西的丁村猿人,位于七里坡村东南800米崖下,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30米。据断崖观察,文化层堆积厚度2--4米,据百度记载:“一九五八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平陆县进行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察时,发现七里坡附近的亚砂土层里,埋藏有经过人类加工打制的石英岩石核和石片,同时还发现有鹿骨化石。
根据出土遗物的地质断带,这一亚砂土层属于马兰黄土期的地层,距今一百万年以上。根据鉴定分析,七里坡猿人生活的年代,早于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猿人和山西的丁村猿人。根据地层和出土石器的断带,七里坡猿人生活的时代大约距今一百万年。那时,七里坡附近不仅有丰盛的水草和野生果木,而且有大群大群的野生动物。七里坡人,主要靠采集野果的籽实和刨挖野生植物的根瘤块茎生活,还没有开始靠捕获野生动物作为食物。人们所用的工具还是简单的,粗糙的石片、石核以及现成的树枝、棍棒。七里坡遗址的发现,透过历史的迷雾向世人展示了平陆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图景。”
平陆的五龙庙沟在中华大地上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却与供奉的西周吴太伯相邻,是百万年前七里坡猿人活动的地方。
五龙庙沟一带是河东大地一幅神秘的画卷,千百年来,五龙庙沟二合一的涧水在奔向黄河途中,奔向田园途中,一路窃窃私语,不停地讲述着与五龙沟有关的神秘故事。
20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