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出北京界又回北京界
1分钟300米跨过拒马河
便隔了一个14天的距离
照塔和玉皇塔,都是七檐砖塔,可以说是典型的七级浮屠。
山顶上的照塔,如灯塔一样照耀着拒马河流淌的平原……
玉皇塔
时光在静静的流动,年复一年。这座古塔默默无闻、伤痕累累,周围很是荒凉,偶尔有车驶过,卷起一路的石粉……
#大白玉塘采石场遗址#
大白玉塘采石场遗址在房山大石窝镇高庄,国七,也是北京地区现仅留存较为珍贵的古代矿业遗存。大石窝镇采石早在隋代就已具规模,石料供应云居寺刻经之用,历经隋、唐、辽、金、元、明、清七个朝代,一个个老坑就是千年来先民不断挖掘的结果。明清时期,供宫廷以及各处皇家建筑的石料,大白玉塘是其中最大最古老的一座,又名大石窝(大石窝原本就是指采石之后留下的一个个大坑)。最近一次汉白玉采集是1976年冬天为寻找毛主席纪念堂坐像的原料。
来到采石场。很多重型机械停放在这里,还有已被切割好的大块大块的石头堆积在那里。采石场里没人,估计受疫情影响,生意锐减而暂时停工。站在采石场向南望,山崖前一个不规则形状的“湖泊”,水面呈现出神秘的墨绿-青蓝色,好像在九寨沟和喀纳斯湖的水面景观,估计多变的水体颜色多半和水下矿物质有关。崖体上是平滑切割的岩石,露出一层层的纹理,整体是明晃晃的雪白色,中间有些区域因富含铁而呈砖红色。
#寻战国土城遗址#
土城遗址,当地人叫土城山,北京市文保,刚好是两省交界,南拒马河西岸,因此也就有了“1分钟300米跨过拒马河,才出北京界又回北京界“,京冀闪电互通的典故。
土城遗址为唐代所置板城县治所在地。战国时期,在拒马河岸边设置城址,唐代于此设置县城,其主要作用是军事防御。
土城遗址在北京蔡庄占多半,但被围在了土城山上一个私人围起的采摘园里。算是幸运,起初不知情,跟着导航的指引进了采摘园,一路畅通。抵达导航目的地,但见土城,疑似南城墙,却发现被拦在了围墙外,红色大铁门上锁紧闭。都还没来得及拍照,更没能看仔细,采摘园女主人和男主人便前后脚驱车赶到,不仅让我们的闭门羹吃定,还险遭放狗咬人的待遇,无耐离去。
于是,绕道去河北省的北庄,试图从土城的另一侧包抄访古。结果趟了很远的草地,还是未能近距离得见土城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