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活动《跟屁虫》
(2019-07-24 18:12:45)
标签:
资源 |
分类: 教学 |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内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故事背景音乐、大书
活动过程:
一、
(评析:一开始通过有趣的变脸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模仿不同的表情为后面观察理解大书中人物的语言模仿和动作模仿相结合的趣味画面做了个很好的铺垫。)
二、大书阅读
(1)出示封面,引导幼儿观察。 封面上有谁?她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除了这个小妹妹封面上还有什么?
(2)揭开封面上的文字并阅读。 教师:这书上不仅有毛毛虫、七星瓢虫,还有一个妹妹是跟屁虫。什么是“跟屁虫”?(幼儿自由畅说)教师:跟屁虫是这个意思吗
2.观察扉页 图上画了谁?哥哥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妹妹的表情呢? 教师:哥哥为什么那么生气,而妹妹又为何这么高兴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评析:封面和扉页的阅读是让孩子了解为什么妹妹会跟毛毛虫、七星瓢虫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原来妹妹是个跟屁虫,从而引发幼儿的思考——什么是跟屁虫?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设置的疑问:“到底跟屁虫是不是这样呢?”、“哥哥生气,妹妹高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更加激发了让孩子阅读图书、了解 图书的兴趣。)
3.播放背景音乐,师翻阅大书,有表情地把故事完整讲述一遍。 (评析:视听结合法的应用,让孩子对故事的内容有了初步的生动形象的了解,感受到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4.针对故事的关键进行提问。 你们觉得故事有趣吗?妹妹是谁的跟屁虫?为什么说妹妹是哥哥的跟屁虫?(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哥哥喜欢妹妹当他的跟屁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妹妹的表情从头到尾都是怎样的?为什么妹妹会那么开心? 哥哥生气的时候说了妹妹什么?这样说好吗?你为什么这样说不好?哥哥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吗?他又对妹妹说了什么?
师小结:每个人都会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情,可是不管多么生气,都不能说难听的话。
(评析:新增的阅读画面能避免教材带来的不良影响,一系列紧扣重点的提问引发了孩子有目的地观察画面,了解画面的内容,从而让孩子感受了故事内容的诙谐幽默,也受到良好的教育。) 5.师幼分角色阅读大书。 (评析: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带来的幽默感,诙谐感,进一步加深孩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三、跟说游戏 师通过语言、动作与幼儿进行“跟屁虫”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评析:跟说游戏让孩子再一次感受到这阅读内容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将图画书《跟屁虫》投放至阅读区供幼儿自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