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自南宋始,有宋迪写就“潇湘山水”,得米芾题诗以作序而成名篇“潇湘八景”,从此天下开“八景”之说,最盛行于明清,名都大市乃至名山大川,莫不如是。七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糜不有八景诗。今小编斗胆,籍所辑先贤大家描写所在古城八(或十)景之大成稍加标点,略说青岛周边诸邻城之绝妙景色,呈与各位看官御览。
平度:青岛市代管的县级市,与胶州接壤,与高密、昌邑毗邻,与莱州相连。秦时置胶东郡(郡治即墨)、唐至元置胶水县、明清时置平度州,民国二年平度改州为县,1983年由潍坊市划归青岛市管辖,1989年撤县设立平度市(县级市)。
【平度八景一】豹竹云台(邑北五里两髻山前的豹竹涧内)
涧如葫芦谷,谷底遍布豹竹。平旷处有一巨大磐石,称“云台”,不远处即是云台观。
【平度八景二】荆坡雪梅(邑西北紫荆山,现李园街道朝阳庄后)
紫荆山因有青龙台、白虎堂、太阳庙、神指泉及“荆坡雪梅”等景观,是骚人墨客、达官贵人常来游玩聚乐的地方,也留下了丰富的诗词歌赋。
【平度八景三】云山翠竹(邑东北六十里云山建有云山观,即古之兴国观)
潺潺流水绕古台,百尺琅轩到处载。山影欲随云影动,泉声间与竹声来。
千年古洞封丹总,处处清荫佛绿苔。人在壶天宜对酒,东南遥指是蓬莱。
(无名氏 题《云山翠竹》诗)
【平度八景四】大泽晴云(邑北大泽山又名九青山,夜雨初霁旭日东上,白云忽生万千变幻)
芙蓉秀出倚天开,片片飞云摩顶来。树色乍迷筛日月,岚光半带锁楼台。
轻流高峡晴沾湿,悔别层峦去复回。会吼松风浑作雨,更疑瀑布响春雷。
(清 崔谊之题《大泽晴云》诗)
【平度八景五】门村漱玉(邑西十里是门村镇,镇东里许有吴王山)
镇中有一泉名“漱玉泉”,俗称泉子崖。当年泉涌如珠、味甘色纯,明代进士官廉诗云:“泉中漱出玲珑玉,昼夜潺潺漾寒绿。”现沿门村镇大街向西不远,北侧即有一石碑刻“漱玉泉”,落款年号隐约可见“乾隆十五年”字样,其正南百米即是该泉。
【平度八景六】圣水浮金(邑东十二里,故称“十里圣水”)
《道光平度州志》载:“遇旱祷雨辄应”。池呈八角,方九尺,深十尺。水面离地3尺,昼夜沸出,不溢不涸。池上旧有亭槛,今废。旁有圣水神女庙。现在城东埠村,依托历史文化内涵建成的“圣水浮金公园”,建设了圣水亭、圣水湖、神女庙、八仙洞、荷花池等景观。
【平度八景七】宁冢双松(胶水东岸,今平度马戈庄镇境内)
《管子》载,甯戚是分管齐国东部地区政务官,发展农耕得莱国百姓纷降,胶水以东百姓爱戴他,死后葬在胶水东岸,墓称甯冢(或称“冢顶”),清代时冢上长有两株硕大蟠松。
【平度八景八】彩村烟柳(邑南蓼兰镇彩村农家房旁柳树做饭的时候就往外冒烟)
道旁枯柳枝叶稠,顶端炊烟轻悠悠。过往商家驻足问,来去游客止步瞅。
九州之内未尝见,四海上下不曾有。平原小村本无名,只缘奇树传千秋。
(无名氏题《彩村烟柳》诗)
后语: 所谓“八(或十)景”,一般指盛行于明清时代县城或州府所在地著名的旅游胜景。时代进化至今日,有好多已经面目全非或者已经消失, 现在看不到没办法,谁让我们没赶上那个时候呢?!小编近2年搜集的青岛周边这些县市的八(或十)景,
其文字、诗词、图画已是极不完整或者被混淆了,加之小编的识别能力有限,没找齐平度八景诗,最后只能让你来囫囵吞枣了!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2.03.28.整理完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