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sa.baidu.com/forum/w=580/sign=12a018d7992397ddd679980c6983b216/0cedb78f8c5494ee87872e2925f5e0fe99257e08.jpg
前言:自南宋始,有宋迪写就“潇湘山水”,得米芾题诗以作序而成名篇“潇湘八景”,从此天下开“八景”之说,最盛行于明清,名都大市乃至名山大川,莫不如是。七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糜不有八景诗。今小编斗胆,籍所辑先贤大家描写所在古城八(或十)景之大成稍加标点,略说青岛周边诸邻城之绝妙景色,呈与各位看官御览。
莱州:别称掖县,烟台市代管县级市。东、南与招远、莱西、平度接壤,西南与昌邑相望,西、北濒临渤海莱州湾,面积1928平方公里,
2020年11月1日人口普查824708人。三国时魏改侯国为县隶青州东莱郡,民国时裁撤莱州府,1988年4月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县级市)。
【莱州八景一】三山观潮(莱州的渤海湾畔三山岛,古称东海“三神山”)
山势浮疑动,潮声起旋开。将为风引在,不是雨催来。
乍吐天边日,还腾地分雷。乾坤方纵目,岂但小东莱。
(清 邑人孙扩图题《三山望潮》诗)

【莱州八景二】大基鸣泉(邑东南的大基山古称掖山,谷东坡有一泉,即大基鸣泉)
掖水泉非一,名泉属大基。因风含细绉,带雨吐清晰。
滉漾峰腰润,清甘我辈知。山童煮日石,绕润拾松枝。
(清 邑人毛式谷题《大基名泉》诗)
【莱州八景三】寒同仙洞( 邑东南的寒同山,山阳崖壁上凿有远近闻名的道家石窟)
神仙洞与山西太原龙山石窟同为金代全真教道家七真人之一刘长生弟子宋德方所开凿。这些石像,各具神态,令人叹为观之。《掖县志》、《莱州府志》、《大清统一志》有载,名响日本。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580/sign=9300bd0144086e066aa83f4332097b5a/413a6863f6246b6027aa9344e3f81a4c510fa209.jpg
【莱州八景四】圣水丹霞(邑东的崮山,相传西汉大将韩信曾隐居于此,故称韩信山)
峭壁插晴空,霞光映日红。水流双峡内,根出乱石中。
雨过明丹嶂,云归焕彩虹。韩公遗墨在,笔妙夺天工。
(清
邑人毛式谷题《圣水丹霞》诗)
【莱州八景五】海庙画壁(东海神庙初建于汉代,当时称“海水祠”)
大殿四壁旋转彩绘海神“出宫入跸图”。东面为海神“出宫行雨图”,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
的手笔。
https://ss3.baidu.com/-f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baike/g=0;w=268/sign=6b84ddceac51f3ded3b2bc6fe3d3c229/267f9e2f07082838e9a2c910bb99a9014c08f103.jpg
【莱州八景六】燕阜观射(燕阜位于邑东北里许的演武场后)
《掖县全志》载:“南燕慕容德兄子超,移青州于东莱郡筑此,号为‘燕台’又名望海台’”,登燕台可观前面演武场操练。
【莱州八景七】幸台古字(汉武帝访仙人于城南门外高台上揽胜,刻石记于高台即“幸台”)
《邑志佚文》载,明洪武年初,莱州修建好新城因“幸台古字”岩石无法搬动,复制一石碑立于新城南门处,后重修南城楼时,该碑丢失了。
https://imgsa.baidu.com/forum/w=580/sign=f745571665224f4a5799731b39f69044/ca19c55c10385343be4ca6119b13b07eca808836.jpg
【莱州八景八】杲村浪石(邑西南,路旺镇杲村西南原野之中显杲村浪石)
无风千尺浪,带雨涌潮流。喷薄蛟龙斗,差差岛屿浮。
酒帘孤锦帆,村屋几渔舟。望里明禾黍,居然芦荻洲。
(清 邑人毛式谷题《杲村浪石》诗)
后语:所谓“八(或十)景”,一般指盛行于明清时代县城或州府所在地著名的旅游胜景。时代进化至今日,有好多已经面目全非或者已经消失, 现在看不到没办法,谁让我们没赶上那个时候呢?!小编近2年搜集的青岛周边这些县市的八(或十)景,
其文字、诗词、图画已是极不完整或者被混淆了,加之小编的识别能力有限,最后只能让你来囫囵吞枣了!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2.03.18.整理完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