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南宋始,有宋迪写就“潇湘山水”,得米芾题诗以作序而成名篇“潇湘八景”,从此天下开“八景”之说,最盛行于明清,名都大市乃至名山大川,莫不如是。七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糜不有八景诗。今小编斗胆,籍所辑先贤大家描写所在古城八(或十)景之大成稍加标点,略说青岛周边诸邻城之绝妙景色,呈与各位看官御览。
蓬莱:烟台市辖区,胶东半岛北部突出部分,濒临渤海、黄海与天津、大连等城市及朝鲜半岛隔海相望,面积1128.5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人口普查34575人。古称登州,唐贞观八年置蓬莱镇,唐神龙三年登州治所移来蓬莱升为县,明洪武九年登州升为府,一直是胶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蓬莱十景一】仙阁凌空(邑城内)
蓬莱阁雄踞丹崖极顶,似屹立于万顷碧波之上,突兀水中,惊涛拍岸,雪浪重重;偶有海雾飘
来,层层裹缠山腰,烟云缭绕,浮波掠影。仙阁的构建奇特,翘角飞檐,雕梁画栋,游人于阁上
凭海临风,顿觉仙风道骨,直欲乘风而去。

【蓬莱十景二】神山现市(蓬莱阁西侧曾有海市亭,也就是避风亭,是观景的最佳位置)
海市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分为上现海市和下现海市两种。蓬莱海市多为上现海市,色彩丰富,影像清晰多变,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
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蓬莱十景三】渔梁歌钓(蓬莱城近郊的丹崖山周围)
蓬莱阁下海中,道道礁石高出水表,如翘如跃,名曰渔梁。有时三五老翁垂钓其上,得鱼掬水而烹,佐酒怡然自得,对酒当歌,此唱彼和,一派怡淡情韵。万里澄波:农历十二、十三或二十七八日,海中潮小流静,恰值丽日风和,惠风和煦,蓬莱阁下是一望无际的“镜儿海”。

【蓬莱十景四】万里澄波(蓬莱阁东侧的观澜亭,是观看万里澄波的最佳位置)
海中潮水流静,日丽风和,登阁远望,波平如镜。杨朔盛赞美家乡这微波不动、一碧万顷的海景为:“可以把人的五脏六腑都洗的干干净净。”

【蓬莱十景五】日出扶桑(观澜亭右侧的望日楼,是欣赏日出扶桑的最佳所在)
又称“碧浪金乌”。朝登宾日楼,可观“日出扶桑”胜景,壮丽磅礴,景致别具一格,历代文人 墨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题咏。

【蓬莱十景六】晚潮新月(蓬莱城近郊的丹崖山周围)
秋高气爽之夜,于观澜亭倚栏望海,但见夜空朗朗,明月高悬,群鸥掠影,飞燕惊鸿,更觉海天深邃,引人遐思。

【蓬莱十景七】狮洞烟云(蓬莱城近郊的丹崖山周围)
天将降雨时,仙人洞中时有海雾逸出,状若轻纱玉带,萦绕在丹崖山腰,恰似一幅水墨丹青。

【蓬莱十景八】万斛珠玑(蓬莱城近郊的丹崖山周围)
蓬莱阁后的丹崖山下,卵石累累,光怪陆离。每值潮落,似珍珠玛瑙,珠落玉盘,迤逦东西,光彩照人。


【蓬莱十景九】漏天滴润(城东15公里处的海边)
又称“漏天银雨”。蓬莱城东14公里处的海滨,有一红石山海拔82米,通体赭红。由于岩层风化
流失,孔隙较多,含水丰富,红石山北崖临海,崖底内凹,崖顶呈悬檐状,密布细孔,泉眼如注,叮咚有声。

【蓬莱十景十】铜井含灵(城东15公里处的海边)
又称“铜井金波”。红石山南麓地势和缓,林木葱郁,崖下海中有井,石壁青铜
色,扣之有铜器之声,故名“铜井”。涨潮时没入海中,退潮后显现。井中有暗泉,可供沏茶品茗。天晴之时,每值潮落,碧波荡漾的海滨露出铜井,溢出的泉水在井沿井壁的映衬下泛着耀眼的金光。
(可惜没能查到其十景诗,仅有浙江蓬莱十景诗,哪位好友有的话请赐教)
后语: 所谓“八(或十)景”,一般指盛行于明清时代县城或州府所在地著名的旅游胜景。时代进化至今日,有好多已经面目全非或者已经消失, 现在看不到没办法,谁让我们没赶上那个时候呢?!小编近2年搜集的青岛周边这些县市的八(或十)景,
其文字、诗词、图画已是极不完整或者被混淆了,加之小编的识别能力有限,最后只能让你来囫囵吞枣了!部分文字和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谢谢!
2022.03.18.整理完成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photoblog/5/3/7/2/5372313/20079/7/1189161997868.jpg&refer=http://img.pconline.com.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0009365&t=ab4eeff561b3ef3c0da8daa5d8e7ba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