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中常见的36个文化典故(二十七)

(2021-05-04 07:32:07)
标签:

36个文化典故

楚歌

李商隐《泪》

人去紫台秋入塞

兵残楚帐夜闻歌

分类: 中华文明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25/a37e1125382a4b27ac37dab8e671543a_th.jpeg

    典故,是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典故不仅可以使诗句表达更加形象,还让诗句含蓄典雅,别有意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36个文化典故,帮您读懂诗意中华。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14/9cfbce379ee644e9820bb9ca3dd46cc5_th.jpeg

  典故(二十七)楚歌

    《史记》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喻孤军被围或处境窘迫。如http://img.mp.itc.cn/q_70,c_zoom,w_640/upload/20170323/302d9aaf1bc648779b0893307c50bce4_th.jpg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李商隐《泪》

        http://www.chinapoesy.com/UploadFiles/Poesy/20120226_55e30156-e82d-4bcb-a111-929bd9ef31e9.jpg              

                 《泪》 

                        李商隐

   永巷长年怨罗绮,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http://p6.itc.cn/images01/20201206/efd8a3752f1c48cca86475688fd446f4.jpeg

白话译文:

幽闭在永巷中哀怨的宫妃,长年累月地泪湿绮罗;

闺中独居的思妇思念游子,整日担心江上的风波。

湘江边的竹子上,斑驳的啼痕也应无数,

岘首山的石碑前,感怀的涕泪流下几多?

昭君离去紫台,在秋风中走向荒凉的塞外;

项羽兵困垓下,在营帐里夜闻凄怆的楚歌。

啊,当我在清晨时,来到灞水桥边看到,

青袍寒士相送达官贵人,才知道,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10/728e5fd85651464ea7890d9ea1389244.jpeg

                                                                                                    2021.03.21.整理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