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最年轻的佛教名刹--湛山寺

标签:
青岛湛山寺湛山清梵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倓虚法师明哲法师 |
分类: 青岛玩耍 |
今日为你介绍的青岛湛山寺,是青岛著名的十景之一,名“湛山清梵”。位于青岛市东部的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面积23亩,寺院南对黄海,东、北、西三面分别由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你若在延安三路或香港东路附近,奔着湛山上那个八角七级砖塔往里去,所到寺院就是湛山寺,逢年春节及旧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日,赶庙会的人流量可就海了去了。

无事不赶巧,话说1912年时,逊清两江总督周馥定居青岛,其嫡孙周叔迦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的交通部长,是一个佛教居士;另一位,曾客寓于青岛的大书法家叶恭绰先生,也是一个佛教信徒;而且巧合的是,他俩是好朋友,人缘都很好。因此,就演出了以下这段湛山寺的史话:
1931年夏,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与周叔迦及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飞青共同发出了筹建寺院的倡议,得到当时青岛的市长胡若愚、沈鸿烈,以及胶济铁路委员长葛光庭,青岛市佛学会会长王湘汀将军等的大力支持和一众爱心人士的赞助,这事儿就定下来了。
于是,他们遍访名人,后来委托时任东北哈尔滨市极乐寺的主持倓虚法师,于1932年来青岛主持兴建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佛寺。1934年4月,湛山寺工程第一期先建了第四进的三圣殿,僧寮及围墙,放生池,同年9月落成,12月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光仪式;
1937年,湛山寺第二期,动工了由胡祖达设计的大雄宝殿和旧东院,王湘汀将军将金口路的住宅、汽车、古玩、家具全部卖掉,又去上海向杜月笙、黄金荣募集了资金,于1938年竣工;湛山寺的第三期工程,由周氏兄妹周叔迦、周志辅、周志俊(原青岛新纱厂经理)捐资,于1937年动工建了藏经楼,药师楼,也于1938年落成;
湛山寺第四期:1941年,倓虚从北京运来木料,由青岛祥记行经理张柏祥和崔岱出资建了天王殿和新东院,1943年竣工;湛山寺第五期:1944年,林耕宇捐款建成山门,并将明代青州衡王府北魏年间的一对艺术雕塑石狮子(德国人修筑胶济铁路时掠至青岛,1934年由胶济铁路委员长葛先庭赠送给湛山寺)置于山门之外;1934年—1945年,历时10年寺院全部建成。
1945年,日本投降遣俘时,有一日本人将在华搜掠的弥勒佛铜、瓷、金、银铸之各种大小法身90余尊留赠给了湛山寺。现在,在寺内还有各种玉雕、木雕、铜铸佛像10余尊,其中,最大的一尊木质观音,就是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所赠。
上个世纪的“文革”时期,湛山寺被关闭,僧人被遣送,大殿及配房被挪做他用。1983年,国务院确定湛山寺为汉族地区佛教在全国的重点开放寺庙。1984年,原占湛山寺的单位已经全部搬走,青岛市政府拨款150万元进行了全面大修。
1985年香港大光法师赠送了佛舍利和倓虚法师舍利;1986年12月30日对外开放;1988年北京济广寺首座明哲法师来湛山寺兼任方丈;1989年日本华侨王淑兰、孙盛兰居士捐资在放生池内建了“兰亭”;同年,香港郭兆明居士捐资建了钟楼和鼓楼。
湛山寺倚山而建,从山门到藏经楼共四进,皆仿明代宫殿建筑,明柱外露,木石结构。分西、中、东三个院落:中院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藏经楼;寺的西院有倓虚法师纪念堂、三学堂和齐堂;寺的东院设有安养院和素香斋。
山门横匾金字“湛山寺”,门旁两侧“常住、三宝”,东西石墙“转大法轮”、“佛日增辉”皆为倓虚法师手迹。进入山门,即见天王殿,内供无冠弥勒菩萨,左右为四大天王,后则为“大雄宝殿”的护法韦驮菩萨。
过天王殿,为第三进院落,佛刹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高高矗立在花岗岩台基上,大雄宝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宝殿庭院阔大,青松参立,石板铺路。大殿内供释迦摩尼佛、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左右为16尊者塑像,殿后供海岛观音。
三圣殿前石庭平舒宽展,殿内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后供地藏王菩萨,殿两旁为功德堂。殿前由赵朴初先生题写金字横匾“海印遗风”,是为纪念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曾建海印寺于崂山,后被诬罪谪广东韶州、寺院被毁。建湛山寺之举,暗誉憨山再来。
三圣殿后为藏经楼,古式阁楼上下层,坚固防火,风格独特。藏经楼内藏《乾隆收大藏经》,为中国古代最大官刻汉文大藏经之一;另外收藏一部香港版《大藏续藏经》,乃正藏之续编。一层是倓虚法师创办的湛山寺佛学院,海内高僧飞锡而来,十方佛子毕聚,善男信女群集。
湛山寺属佛教天台宗,第1任主持倓虚:1932年筹建时任主持,1944年岁高退居;第2任主持善波:1944年接替倓虚,1950年10月还俗;第3任主持真法:先任副司(会计),被倓虚来信委托接任善波主持;第4任主持明哲:1988年至2012年任主持,2012年圆寂;第5任主持心见:2016年至今。
出菩提院,可见一座毗卢阁坐落在岩石增峻的山丘上,内供奉毗卢佛(毗卢遮那佛的略称)为明式三层铜铸,总高七米。底部直径三点六米,高三米;四方四佛,高一点八米;顶上毗卢佛高二点二米;总重约十吨。阁内供奉佛像总计一仟零一尊,可提供信众绕佛瞻礼,俗有千佛绕毗卢之说。
紧靠毗卢阁,是一座老式的七级宝塔,塔名“药师琉璃光如来宝塔”,与寺相辉;人登塔上,可尽览岛城的山海风光。回望寺院掩入松林从中,红瓦黄墙肃立、一派仙气缭绕;西太平山虎卧,白球亮灯、天塔擎云;东望浮山藏龙,前迎黄海、俯依都市。
湛山寺前蓄山泉之水而成碧水一潭,夏季来此,莲花盛开,柳叶低垂。此潭原是善男信女放生积德之地,故名“放生池”。池畔“兰亭”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字,白玉观音菩萨立于池中,白玉栏杆围护,水天一色。绕过水池,登上台阶,便是坐北面南、四进院落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