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说华夏之(一)“九州”

(2020-01-23 07:06:18)
标签:

中国

华夏儿女

九州

神州

杂谈

分类: 历史长河

  http://p0.ssl.cdn.btime.com/t01d984b95ded58d4dc.jpg?size=600x396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其《尚书·周书·武成》曰:“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 即:华夏族及四夷各族皆相率而充已,使奉天成命(欲其共伐纣也)”。《说文》云:“华,荣也。夏,中国之人也,珿中原之人。《辞海》华夏条为:中国古称华夏。那么问题来了:华夏大地上,“九州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九州”由哪些州组成?九州”是由谁来划定的?

  关于九州的划分和名称说法很多,如有的说黄帝方制九州,列为万国;有的说九州乃颛项所置,他传给帝喾,后来尧遭洪水,天下分绝,大禹治好了洪水,分天下为十二州,夏有天下,又还为九州。传说各异,各执一词。不过,比较通行的说法九州由大禹划定,此说源于大禹治水。当时浊浪滔天一片汪洋,陆地零星分散各处。大禹为了便于组织指挥治水,把这些陆地分为九州岛。

  据《庄子天下篇》统计,禹治理了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取得了堙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洲的辉煌胜利。被连成一片的华夏大陆仍照九州岛的名称分为行政区域,即冀州、充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这种划分在《尚书禹贡》中被记载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http://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13860/20180210102624-2124763198_jpg_750_429_50646.jpg/0    不过,古文献中对于九州的划分和名称的记载并不一致。《周礼夏官职方)所载九州有幽州、并州而无徐州、梁州;《尔雅释地》记载的有幽州、营州而无青州、梁州;而《吕氏春秋有始览》记载的九州有幽州而无梁州。由于各代所记九州名称不一样,后人因此有了夏九州、周九州、殷九州的三代九州”(见下图不展开)之说。

 

    对于九州的划分既然出现了不同认识,等于对大禹划分九州之说不予认同:从年代来看大禹最早,他划分过九州吗?为何要划分九州?查古文献中也有记载,赞同或肯定大禹划定九州的有《尚物》、《左经》、《山海经》、《准南子》、《史记》等。其中《尚书禹贡》的说服力较大。明确说大禹奠高山大川。还分别记载了九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各地物产等。

  重要的是禹贡就是各州向天子贡赋的标准,这样划分不会有错。《左传》襄公四年引《虞之》也说花装两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人有寝庙,鲁有茂草,各有做处德用不扰;《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司马迁的《史记夏本记》的说法似乎更有说服力:(大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衢。

不仅以上古文献可以说明大禹划定九州,而且传世的《齐侯钟》、《秦公簋》等战国时期青铜器也可证明。如《齐候钟》铭文日:成汤受天命,现有九州,处禹之堵。这些都说明九州是由大禹划定,其后屡有变动,当属正常现象,但是最早划九州的,非大禹莫属。对于大禹划定九州之说,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屈原提出了怀疑。他在《天问》中问道:九州安错?川谷何洿(读wu)?东流不溢,孰知其故?意思是全国九州是如何设置的?河流水道为何这样深?百川入海总也装不满,谁能知道其中原因?

 

屈原之后,也有人认为大禹划分九州不可信,因为大禹治水本来就是传说,以其当时人力和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等,要治理这麽大的洪水根本不可能。提出此说的《禹贡》成书于战国时代,其地名和山川名都是战国时期才有,所谓九州的概念是对诸雄疆域的托古创制。正是对大禹划九州的说法有分歧,所以在古文献中才有不同说法。还有些学者认为,不应把九州看作古代严格的行政区划,这是几千年来自然形成的人文地理区系,反映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域文化格局。

http://gss0.baidu.com/7P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pic/item/ac4bd11373f08202adce5c144bfbfbedab641bb9.jpg

 

 

    这些说法也有道理,对于到底是谁划分九州,仍然还有争议。不过这并不妨碍对九州传统意义的认识。单就九州的来看,在古代早期确属一级行政区,辖有多个诸侯国或郡国。在周代,州还是民户编制,五党为州,每州两千五百家(引见《周礼地官》)。自秦以后,州的数量很不固定。

  三国时又有州制,魏设十二州,吴四州,蜀二州,共计十八州;晋代增至二十一州;南北朝时,州的数量更多,合计有二百零八个州。宋代有诸府、州、军、监。上属各路,下辖诸县。元、明、清三代皆设州。分散州和直隶州两大类。其中有些城市也名为州,一直延续至今,现仅省会城市就有广州、福州、杭州、郑州、兰州,其他地市县称州者就更多了。总之,不论的数量有多少、含义是啥,但九州为中国的代称永远不会变,九州的位置在所有华人心中也不会变。

   战国时代,齐国的邹衍博学多才。 他最著名的理论有“五德始终说”和“大九洲说”。原著已经失传,仅在《史记》中能找到他那些著名理论的简要记载。他先罗列了中国九州(即大禹设定的冀、兖、青、徐、扬、荆、豫、幽、雍)的名山大川、水土不同、物产差别、禽兽异类等可以获得验证的事物。 

  然后推论:既然中国的九州各不相同,那么中国以外还有小九州,都为小海所环绕,各不互通,故小九州又各不相同。小九州外又有大九州,为大海所环绕,各不互通,大九州也各不相同。天下共分八十一州,中国只是八十一州中的一个州,名为“赤县神州 ”(即:图中居中的“中州”)。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71128/11ca710ffb934117b74f1def22b8c4ea.jpeg

    这就是我们大中国为什么有时称”华夏儿女、有时讲“九州之内、有时又说是”神州大地的原因了。你听懂了,真的搞明白了么?反正我还没搞明白(图片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我来删除)!接下来请继续鉴赏我的《细说华夏之(二)“四方”》!

                                                                                                        2020.01.23.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