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湖南】中国名亭岳麓山爱晚亭

标签:
转载 |
分类: 江山多娇 |
爱晚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风峡中,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始建于清乾隆57年,为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原名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改名爱晚亭。
又经过同治、光褚、宣统、民国至建国后的多次大修,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今亭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称中国四大名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爱晚亭是革命活动胜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书院,与蔡和森聚会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
该亭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52年重建,1987年大修。亭形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飞翘,自远处观之似凌空欲飞状。内为丹漆园柱,外檐四石柱为花岗岩,亭中彩绘藻井,东西两面亭棂悬以红底鎏金“爱晚亭”额,是由当时的湖南大学校长李达专函请毛泽东主席所书手迹而制。亭内立碑,上刻毛泽东主席手书《沁园春·长沙》诗句,笔走龙蛇,雄浑自如,更使古亭流光溢彩。
该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有平纵横十余丈,紫翠菁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枫林,深秋时红叶满山。亭前石柱刻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爱晚亭在我国亭台建筑中,影响甚大,堪称亭台之中的经典建筑。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古城长沙的湘江西岸,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博物馆”,整个山区全被林木覆盖,资源极其丰富。部分地区还保存着大片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粟,都是虬枝苍劲,生机勃勃,全国大中城市中有如此鞥福的自然植物资源的实属罕见。
岳麓山人杰地灵,风景名胜比比皆是,仅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爱晚亭之幽,岳麓书院之深,麓山寺之古,云麓宫之清,以及白鹤泉、禹王碑、二南诗刻、隋舍利塔等无不引人入胜,还有黄兴、蔡锷等烈士名人墓葬,在苍松翠柏之中更显庄严肃穆。
岳麓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其最大的特点是儒、佛、道三教共存于一山。山下是列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1000多年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教学,培养了一大批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材。三教中的佛教位于半山腰,是湖南佛教文化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比南岳著名的福严寺还早300年,是湖南地区的第一座寺庙,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称。位于山顶的云麓道宫,是道教的72福地的第23洞真虚福地,距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二教并存是岳麓山独具魅力之处,儒、佛、道三教相互交融,共同谱写了一部岳麓山文化发展史的壮丽诗篇。
在进入岳麓山之前是湖南特色的东方红广场,面对毛主席像,左边直接进入岳麓山,右边则进入岳麓书院。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中足迹:
【河南省】
【河南】天下第一名刹之少林寺
【河南】少林寺塔林历代和尚墓
【河南】中国四大书院嵩阳书院
【河南】中国四大名塔嵩岳寺塔
【河南】世界遗产殷墟王陵遗址
【河南】世遗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湖北省】
【湖南省】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文庙园林
【湖南】中国名亭岳麓山爱晚亭
【湖南】张家界游袁家界天子山
【湖南】张家界十里画廊看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