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2022-03-28 15:38:46)
标签:

转载

分类: 江山多娇
原文地址:武夷五夫访古(上)作者:

五夫访古()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关键词:五夫、朱熹、刘氏、胡氏、理学、诗人……五夫自古就有"邹鲁渊源"之称,历代名人辈出。到宋代鼎盛时期,名人学者云集,工商士农繁多,抗金名将刘子羽、吴介、吴遴在五夫降生;词圣柳永以及他家“柳氏三杰”在五夫孕育;胡安国家族的胡氏五贤出自五夫;理学宗师朱熹十四岁开始在五夫从师就学,朱子理学传世百代,所以是“群英荟萃”。一到武夷山,访古五夫很便当。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朱熹雕像耸立在屏山下,我们没走到,照片来自网络。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朱熹像。

 二〇一九年劳动节假期,从武夷山出来,气温陡然升高,预报气温28度左右,但五夫值得一走。四十公里,到达五夫镇北面的停车场,时值十点,天阴,无风,旁边河水潺潺,还有如冠樟树,倒还算舒适。

 

河边小庙一观后,进镇区游览。福建江西甚至浙江的文化遗存也好建筑也好生活习俗也好,都与朱熹有着紧密的关系,五月二日去过的武夷山景区里的遗迹就是。龙虎山、三清山,都与朱熹理学有着深厚的联系。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五夫镇五夫里,灯笼画有白莲,五夫的特产。 

 

资料介绍五夫是历史文化名镇,境内遗址遗迹丰富,是武夷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属于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五夫的主要景观有二处:一是朱子故居--紫阳楼,书院门牌楼高耸,构筑精巧,门饰砖雕花鸟人物,造型雄伟凝重,蔚为壮观;二是兴贤古街,由六个街坊组成,全长千余米。街中牌坊林立,石坊门上镌刻着多位历史名人手书的横额。街中的著名建筑有兴贤书院、朱子社仓、朱子巷和五贤井等。

 

人称五夫是“一座守望千年的古镇”,名不虚传。太阳不知什么时候高悬,中午1220,从古镇南端出来,走在室外,辣辣的阳光下,有些惧怕,友人慢悠悠,寻找着丝丝阴凉。在桥头刻有“五夫”另一头小饭店吃饭,有电扇有空调,令人食欲大增。好地方,有机会下次再来。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介绍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游览图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小庙玉辉寺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寺内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佛光普照



 天阴阴的,从这开始,进入古镇,走走逛逛,掠影过眼,把看到的归结归结,留片以示。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古镇北面的 尤溪,有堰有库,水流潺潺。


 

兴贤古街

这是最能体现朱熹一生业绩的地方,这里曾是他生活五十年的地方。走在这里,可以穿越着与他会面,感受他的一悟一得的思想,欣赏到他的理学遗存。

兴贤古街由籍溪坊、中和坊、儒林坊、朱至坊、紫阳坊、双溪坊等六个街坊组成,从五虹桥到文献桥(又名双龙桥),全长千余米。早在中晚唐时,自刘氏家族迁居里里,这条街已具雏形。宋代开始兴旺,特别在南宋后期,胡家、刘家诸贤以及朱熹相继成名之后,更趋于鼎盛。当时已是店铺商肆密布,名人学者云集。虽经千年沧桑变革,仍保留着许多古迹尤其宋代时期的建筑,并遗下非常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兴贤古街  558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兴贤街来源于兴贤村,这是兴贤村的介绍。   8561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斑驳的历史    557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碑   561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洙泗心源“ 牌坊 ,上额竖式“兴贤书院”。  6564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书院介绍   568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正厅,“继往开来”匾额。   571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胡氏五贤  573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正厅对联。   574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内院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书院的学习规则。   6570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兴贤古街  8564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有艺术学校的学生们在写生    8566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很认真 8567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作品不错   8566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天地钟秀“牌坊。  8573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三峰鼎峙“牌坊。   8580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导览图   8581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曲径巷子   8582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旧时风貌   8585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朱子研究会和兴贤会馆     8588

 

兴贤古街一路牌坊林立,石坊门镌刻着崇东首善五夫荟萃天地钟秀籍溪胜境紫阳流风三峰鼎峙三市街过化处天南道国邹鲁渊源等历史名人的手书横额。街头坊两侧矗立着的兴贤书院刘氏家祠连氏节孝坊等古迹,都渗透着宋风遗韵,街面蜿蜒曲折,古意盎然。值得称道的是古街仍居住着近千人口,生活气息从古至今,影响不已。


街巷风貌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北入口   8547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镇北的景象   8547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竹编大概受政策影响,就编塑料的。  8556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烤烟      8562

 

 

连氏节孝坊

在朱子巷旁,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门楼坊额嵌有圣旨旌表史员观赐妻监生刘经文母连氏节孝坊字样,面壁砖浮雕有人物故事、祥禽瑞兽等,形制优美、工艺精湛。内部屋宇梁柱壮实,窗长梁托雕刻精巧。整座牌坊保存完好,典型清代建筑,又带有明代风格。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连氏节孝牌坊      6655



[转载]武夷五夫访古(上)
   文保碑   6657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