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2022-03-26 15:25:52)
标签:

转载

分类: 江山多娇
原文地址: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作者: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密布于伊水河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公元493)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年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西山崖壁上有北魏和隋唐时期大、中型洞窟50多个。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北魏大部分时期,由于国家及私人赞助,佛教艺术十分兴盛。集中表现在当时的石窟寺中。它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的艺术传统,也受到国外,特别是古代印度艺术的影响。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此时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最具代表的当属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石窟寺。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是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典型地反映了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
        唐代人们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龙门石窟展现了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间,最为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文字来自网络)
        
        
2017年4月10日于洛阳龙门石窟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第20窟  潜溪寺
唐高宗年间,凿造。本尊阿弥陀佛,著褒衣博带袈裟、姿态静穆自若,左右观世音、大势至菩萨,表情文静。三像合称为“西方三圣”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第140窟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第140窟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第140窟  宾阳中洞
北魏营造,正壁释迦牟尼佛及二弟子、二菩萨。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萨,造像三世佛题材,地面莲花宝池,窟顶莲藻井,八身飞天。前壁刻佛传故事和皇帝、皇后礼佛图。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第104窟  宾阳北洞
始凿于北魏,完成于唐高崇时期,主尊阿弥陀佛,火焰纹背光繁杂而生动。洞口南侧“龙头”柱础,属北魏之作品。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善敬寺洞
唐高宗显庆,龙塑年间开凿,功德主系纪国太妃韦氏,前室二士力像,个性比较突出。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第159窟  宾阳南洞
北魏开凿,正壁五尊主像完工于唐贞观十五年。系魏王李泰为生母长孙皇后祈冥福而作。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满,衣纹流畅。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善敬寺洞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摩崖三佛龛
唐武周时期营造,系三世佛题材。因武周政权结束而中辍,所留下的半成品是研究雕刻工序的重要资料。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卢舍那大佛龛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卢舍那大佛龛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卢舍那大佛龛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卢舍那大佛龛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卢舍那大佛龛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卢舍那大佛龛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卢舍那大佛龛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卢舍那大佛龛
唐高宗初,咸亨三年。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功毕。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秀目,仪表堂堂,迦叶持重,阿难温驯,二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是中国唐代雕刻艺术的杰作。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古阳洞   始着于太和十七年,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的洞窟,主佛释迦牟尼略带微笑,两侧二菩萨带宝冠,庄严文静。南北壁面层层列龛多为追随孝文帝迁都的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发愿所造。魏体书法代表“龙门二十品”十九品在该洞。是龙门石窟雕刻内容最丰富的洞窟。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转载]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石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