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2022-03-14 11:22:27)
标签:

转载

分类: 世界博览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中国人来到俄罗斯,来到莫斯科,第一个选择去的地方是哪里?我敢说,大多数人的答复是,到红场,到克里姆林宫。不管持有怎样的政治观点,对于经历过和了解上一世纪波澜壮阔的政治风云的人们,或者想要知道俄罗斯的昨天和前天的新一代人,相信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坐落在克里姆林宫东侧的红场,对于上世纪中国几代人来说,是即使没有到过却也十分熟悉的地方,这片红色广场当年不但是莫斯科和苏联的中心,还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心目中的圣地。

   我从重庆飞到上海,再从上海经过近十个小时的飞行到达莫斯科,终于徜徉在了红场。当漫步在克里姆林宫红墙外,在“革命”红星的照耀下,听着回荡在天际的自鸣钟声,通过脚下的石砖感受到半个多世纪以前甚至更加久远的历史余温的时候,仿佛是了结了人生中的一大夙愿。 

   红场、克里姆林宫以及俄罗斯文学… 对40后、50后中国人信仰、行为和命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站在并不十分平整的石砖上感受着红色的余韵,你会看到红场并没有退去它往日的色彩,不同的是,从克里姆林宫钟楼的革命红星到闪烁着威严和力量之光的双头鹰国徽,红场向前来瞻仰和游览的人们昭示着更加深远的历史和更加丰富的故事。 

 举世闻名的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全长700米,宽130米,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总面积9万余平方米(大约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1/5)。虽历屡经修建改建,但仍然保持原样,路面还是过去的石块,已被鞋底磨得光滑而凹凸不平。  

   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红场代表着革命,代表着苏联,这里是展示苏联强大的国力和军力的地方。但实际上红场本来并不是革命广场的意思。红场是十五世纪末莫斯科的一场大火烧出来的,那片被烧光的地方起先叫做“火烧广场”,到十六世纪之后才被称为“红场”。俄语“红色”一词在斯拉夫语系中,不仅仅是一种颜色,还有美丽和出色之意。事实上,在十五和十六世纪,克里姆林宫东侧的红场,就由于其周围的教堂建筑而成为俄国宗教和政治的中心。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一九一八年之后,克里姆林宫的红墙和红场在天空中飘扬的红色旗帜指引下,真正成为红色革命红色政党和红色国家的标志,共产主义者的红色中心,后来,红场还被赋予了另一个意义,就是红色的墓地。

   一九三○年,由建筑师亚历山大·舒舍夫设计的列宁陵墓坐落在红场的正中。以红色花岗石砌成镶以黑色长石的建筑,即为安放列宁水晶棺的列宁墓。

   列宁墓顶是个平台,平台两翼是可容纳万人的观礼台,每当举行重要仪式或阅兵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指挥。

   当列宁创建的红色国家不复存在二十多年后,尊重历史的俄罗斯人依然保留着红场上面列宁的陵墓。有玄学家甚至说,列宁墓扼守着克里姆林宫的命脉,要是把列宁弄走了,一条巨蛇就会首尾相连将克里姆林宫盘围起来,俄罗斯的末日也就到了。 
   在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包括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的墓碑和半身雕像。沿着克里姆林宫墙往前走,墙壁上还安放有朱可夫元帅、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高尔基、加加林等前苏联名人的骨灰。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红场的伟大,也体现在建筑艺术上。

   红场的建筑艺术体现了俄罗斯建筑发展的曲折多变,从红场的形成阶段开始出现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到以乌斯宾斯主教堂和多棱工为代表的融合了拜占庭和俄罗斯本土风格的建筑,再到完全可以代表俄罗斯本土建筑艺术最高成就的圣华西里大教堂。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替随着俄罗斯历史的发展而相继出现,很好的演绎了红场的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

   红场南面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是全俄罗斯最漂亮的大教堂,也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它是伊凡大帝为了纪念1552年战胜喀山鞑靼军队而下令建筑的,于1560年建成。

   这座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中心塔从地基到顶尖高47.5米,鼓形圆顶金光灿灿,8个带有不同色彩和花纹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它的周围,再配上九个金色洋葱头状的教堂顶,绝妙无比。

   这座美丽建筑的设计者是波斯特尼克和巴尔马。据说伊凡大帝为了别处不再出现如此美丽的教堂,在教堂建成后下令弄瞎了设计师的双眼。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红场北面,是一座三层红砖楼,其式样仿照古代俄罗斯建筑,南北各有尖塔8 座。这是建于19 世纪的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有450 万件展品。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在国家博物馆北侧有一座在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时(1995年)铸造的朱可夫的雕像。苏联元帅朱可夫是二战英雄、俄罗斯人民心中的战神,在苏联解体十多年后的“普京”时代铸造他的雕像,体现了俄罗斯人对历史的尊重。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离朱可夫元帅雕像不远处的红墙脚下,是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牺牲的无名英雄而建造的无名烈士墓,在钢盔和战旗的雕像前,是永远燃烧的长明圣火,象征着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斗志和精神永远不灭。守卫无名烈士墓的“帅哥”卫士在每小时的整点换岗一次。[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红场的东面也就是列宁墓的对面,坐落着一栋具有典型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这就是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古姆商场。 
   由波梅兰兹夫设计,建于1893年的“古姆”,今天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货商店之一。与其说它是商店,不如说它更像宫殿,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和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和谐地组成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姆”分为三层,由一千多间专卖店组成,既有俄罗斯特色的瓷器、工艺品、服装、百货等精品,又荟萃了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多年来,“古姆”一直以它的巨大和齐全立于不败之地,即使经历了经济萧条,也坚韧地挺了下来。

    在红场要上厕所必须得到“古姆”去,商场三楼的卫生间富丽堂皇,干净卫生而且不收费。在莫斯科,公厕都是收费的,一次25卢布,约合5元人民币。

   “古姆”内外,还是俄罗斯美女如林的地方。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克里姆林宫钟楼上的自呜钟发出悦耳动听的音响,两名俄罗斯少女一动不动地凝望着钟塔,闭上眼睛,仿佛在倾听美妙的声乐。我猜不出这对年轻的俄国人,此时此地心里想的是些什么。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蓦然间,从红场一隅转来高亢的手风琴乐曲,伴随着低沉的男女声合唱。这不是《三套车》吗,我立即听出来,这是苏联时代的著名歌曲。

  我循着歌声走去,歌声和琴声是从一群俄罗斯老人中发出的。

  也许他们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曾经在这里受到尊重,曾经在这里看到当年那个令全世界仰目或者胆怯的苏联,那是他们生命中最有光彩的时代。今天他们迈着蹒跚的脚步(有的还是坐着轮椅)来到这里,在物是人非的故地,回顾他们火一样的青春。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冰雪遮盖着伏尔加河,

   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

   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 

  歌声把邻近的游人吸引过来,异国游客们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俄罗斯老人中,和着乐曲跳起舞来。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在乐曲告终的间隙,一位老年妇女从口袋中拿出一摞泛黄的照片,边展示照片边在人群中大声讲述着什么,周围的俄罗斯老人表情也凝重起来。我不会俄语,什么也听不懂,不过看到那些五十、六十年代红场、克里姆林宫的老照片,我猜想她一定是在回忆那个伟大的“苏维埃”帝国,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过去__“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我抓住机会,把自已的相机交给一位背着相机的俄罗斯人,让他为我拍了两张和俄罗斯老人合影的纪念照。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转载]红场上的苏维埃情结<触摸俄罗斯.1>

   如何看待红场的过去和现在,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但那毕竟是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一段历史。

   只有时间能够使人冷静,也使历史更加清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