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2020-07-23 16:11:19)
标签:

转载

分类: 江山多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这次行走泾县的黄田,西阳和查济看到的梁桥基本都是石伸臂梁桥。黄田为朱氏家族聚落,由发源于泾县最高峰黄子山的凤子河及其支流马冲河所环抱,两河上有石伸臂梁桥10多座,单孔石拱桥一座,三孔石拱桥一座。黄田村的石梁桥有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没有专门的桥台,桥台与溪涧的石砌傍岸是一体的,这样有利于泄洪;二是采用石伸臂技术,桥台桥面接合处用仿栱形的条石分二级或三级叠涩(这是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用砖石有时也用木材通过一层层堆叠向外挑出,或收进,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常见于砖塔、石塔、砖墓室等建筑物)悬挑而出以承桥梁;三是桥面由方正青色花岗岩石柱铺成,每根30厘米见方,以五根为主。据说马冲凤子双溪有桥12座,那天在黄田行走细细数数,大大小小居然有十七八座之多,石材一致,形制相同。

1、凤子河上石梁桥

1)古新桥,道光十三年建,单孔石伸臂梁桥,桥面由四根青石柱组成,原本应该是五根,少了西侧一根,处于马冲河汇入凤子河处,可算是黄田的小水口。黄田古桥里只有三座桥是有桥名,而且分别都带着新字:由内而外分别是古新桥、东新桥、西新桥。古桥似乎曾经有所损毁,而且长满植物,匆匆而过,可惜没看出是三叠涩还是二叠涩。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2)荣禄大夫第门前右侧石梁桥。不远处又是一座石梁桥,桥上缠满了绿萝,桥的后面是层叠的粉墙黛瓦,再远处高处就是青山,再上面是瓦蓝瓦蓝的天空。根据泾县志记载,为黄田双溪(凤子河、马冲河)十二桥之一,桥用五根方石柱,长11米为黄田单孔石梁桥里跨度最大的。桥下河床铺设条石,防止河水冲刷危及桥基,黄田的很多古桥都是如此做法,比较少见,也可见黄田的实力,造桥之考究。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3)猪头潭边横桥,架于村里汇入凤子河小溪涧上,朱子典故居边,桥成了沿凤子河村道的一部分,不从对岸根本就看不出来。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4)被冲毁的石桥,在凤子河发现了多处河床铺条石的做法,仔细辨认发现这上面原先是有石桥的,石桥桥面被冲毁,但傍岸处的叠涩还在,相比较马冲河,看来凤子河的水量大。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5)育才桥,为新修的桥,桥南曾经是村子的书院,后来的培风中学,据说出过不少优秀的学子,泾县东乡的朱家一直以来人才辈出,是泾县的绝对大户。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6)敬修堂前石桥,也由五根石柱铺成的桥面。是黄田保存着比较完整的一座,桥台处傍岸砌置得比较规整,采用二级叠涩,桥面五根石梁的边侧,还挑出三个短石柱,依次内缩,既固定桥面又扩大了桥台。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2、马冲河上石梁桥

1)马冲河汇入凤子河河口,桥面由三根青石柱组成,它也是一座横桥,和沿凤子河的村道一体。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22号桥,3号桥,4号桥,5号桥、6号桥,沿着马冲河边的石板路去往鼎鼎大名的洋船屋,河边照例开满了蒲儿根,河上走不多远就是一座接着一座的小石桥,或通往小巷,或直接进溪涧边的家中,有点家家门前有石桥的味道。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3)洋船屋前石桥,对岸还隐藏着一座横的小桥,构成八字桥,然后就是洋船屋前石砌的台阶,以前这应该是老屋的入口。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4)洋船屋舷窗桥,洋船屋院墙上开有许多空花漏窗,形似船舷。院内有一根石柱,拟船靠码头时,套缆绳用。船舷有院门,出门顺石阶下河,如同登上船的舷梯。小河上还架设石板桥,意为是登船的跳板。其中几座比较完整,其余比较简单。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5)洋船屋桥船头前石桥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6)马河村外石桥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7)马冲村口石桥,是黄田村里最宽,使用八根石柱,处在环抱马冲的两处溪涧汇合处。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8)马冲村北梁桥,五根桥梁,过桥可以上山。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9)马冲桥,五根桥梁,桥边修有很规整的埠头,据说这里以前用于洗马的,桥南首的老房子据说原先是马房。马冲的名字也因此得来的。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3、东新桥。凤子河与马冲河汇合处的古新桥出在黄田这座大船的船头处,应该算是黄田的第一道水口,东新桥则是黄田的第二道水口,,是黄田村唯一座石砌单拱桥,在村外高村边,约建于清中期,应该与西新桥差不多同时代,估计也就是黄田朱氏最辉煌的乾隆时期。左边象山、右边狮子山和两山间的凤子河上园形的东新桥构成了村落的水口,形成了一幅狮象玩秀球画面,,据说桥拱倒影在水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就是狮象守门中狮子玩的绣球,因此东新桥又称绣球桥,桥边沿着凤子河是进村古道,原先在两山之间有六座高大宏伟的牌坊群,文殊庙,大圣殿等水口建筑全毁了。东新桥拱券为框式纵联砌置,东新的高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桥头两端皆为田畴,上桥有特殊处理,桥北由东西两侧石阶而上。该桥没有实际的交通作用,桥的南边则只有单边下桥,而且就是田塍了,因此并非通衢大道,因此建造此桥的目的真的有可能是出于风水的考虑,即人们常说的狮象把关,而东新桥则紧紧锁住全村的下水口。东新桥新近修过,味道差了不少。.据当地居民传说东新桥是朱氏柳氏家族矛盾的产物,这种说法也无从考证。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4、西新桥,湖波桥。凤子河继续往前经过湖波桥汇入榔桥河,在汇入徽水河,最后汇入青弋江,再入长江。西新桥可算是黄田的第三道水口,也是黄田朱氏家族建造的,据清嘉庆《泾县志》载,西新桥为黄田朱氏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建造,乾隆五十八年圮于洪水后,又由朱氏重建。湖波桥为三孔石拱桥,桥面长70米,宽6.5米,桥高8.5米,现完好无损,成为通往双河、李园等村的公路大桥。因该桥位于湖坡,所以又称湖坡桥。日久天长,后人将字讹为,所以才有了湖波桥之谓。西新桥拱券亦为框式纵联砌置,两桥墩两侧都砌分水尖,而且迎水面分水尖比较短小,不知道为何?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转载]回眸2015’——外埠走桥记(泾县黄田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