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海沉浮——童年国产科幻文学不完全盘点
标签:
杂谈 |
前排提要:本文不包括:刘慈欣、倪匡、卫斯理、流浪地球、三体,更不包括《星球大战》、漫画英雄和特摄片

为啥子?——叶永烈

说国产科幻文学,首当其冲的便是叶永烈(1940—2020)。叶永烈是温州人,化学专业出身,曾参与编写过《十万个为什么》系列。叶永烈也是中国科幻短暂春天里的园丁,1978年到1983年之间,国内科幻文学如雨后春笋一般喷涌而出(注:有些作品其实早已完成,但囿于时代原因当时不予发表,78年后发表后,也被当做是中国科幻黄金年代的作品),不过随后便是“倒春寒”——不少人对科幻还存在疑议,哪怕是老科学家也对科幻文学不是很看好,一些文学工作者更是对科幻有偏见。归根结底便是科幻是文是理?科幻终究落在“幻”上,可总有人“鸡蛋里挑骨头”,硬要从“幻”中寻“真”。很不幸,叶老的《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一文成为了当时最激烈的战场——叶老在小说里提到利用现代技术,把恐龙蛋经过处理后再孵化从而使恐龙“复活”。一些“老学究”便以恐龙蛋已经钙化,无法孵化为理由,给《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扣上“伪科学”帽子。实则照着“老学究”的态度,科幻都是“伪科学”。当然,叶老随即撰文反驳,双方论战。与叶老华山论“蛋”的是科班出身的恐龙学家甄朔南,甄朔南随即以笔反击。结果二位的“战争”硬是从中国科幻黄金年代的开始打到了结束(1983年)。同样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一书也被外界批判,理由是有人认为科幻就是童话,所以简单粗暴的划分为“儿童文学”。其实如今也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是小儿科的东西,都是糊弄小朋友的。殊不知,H`G
威尔斯、罗伯特·海因莱因、阿西莫夫纷纷都是享誉天下的文学大家,其不少作品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政治理念等绝对是相当伟大的。


《小灵通漫游未来》(简称“小灵通”)是叶永烈作品里除《十万个为什么》外,第二部适合小朋友的。《爱之病》讲的是抗艾,太沉重了;《飞向冥王星的人》很不错,但却是一碗太空歌剧版的“忆苦饭”。《小灵通》早在60年代便以完成初稿,1978年8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式出版。小记者漫游未来都市的梦幻场景让人过目不忘,作者也不忘告诉读者:“未来城”不在现在的地图上,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努力。1980年辽美和上美推出小人书版,包包看的是辽宁美术出版社版(封面戴帽子的),小灵通乘坐贴着水面飞行的“巨轮”(难不成是苏联的里海怪物?!)前往未来城。人造器官、人造食物、虚拟现实电影等简直让人惊讶,尤其是贯穿全文的电视手表,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一部预言书。



情迷珊瑚岛——童恩正

童恩正的身份除了科幻作家外,还有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捣鼓历史出身的童恩正,写起科幻来也不含糊。1960年开始创作《古峡迷雾》,同样也是这部作品让童恩正在文革时期吃了苦头。沉冤昭雪后童恩正立马让中国科幻界为之一振,这便是1978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实则1963年《珊瑚岛》就已经完成)。1991年移居美利坚,1997年与世长辞。

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曾将《珊瑚岛》改编为小人书《神奇的火焰》。其实《珊瑚岛》改编的小人书有很多版本,包包看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其实是“跑马书”(画风粗糙的小人书),画风别提多差劲了。不过看的时候倒是也津津有味。故事以旅居海外的华人科学家制造出“超级电池”,为了不被帝国主义分子所得,拼了老命让学生带回国。爱徒中途遭难,流落到一个满是机器人的神秘岛屿并且遇上了同为华人科学家的教授。面对来势汹汹的反派,教授利用自己研制的激光武器,打败了敌人的军舰。最后学生与女友带着科研成果返回祖国。








情迷珊瑚岛——童恩正









(想不到吧?原来《疯狂的兔子》和《霹雳贝贝》作者是同一个人)
美女骷髅——标准的反特小说

《美女骷髅》是根据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靳少春的同名小说改编,原著小说如今很难找到,反倒根据其改编的小人书一度流行于世。《美女骷髅》曾借助网络再次流行。这套小人书很特别,像是电影截图,实际上并没有《美女骷髅》这部片子,而是演员穿山戏服再拍照,最后编排成书。《美女骷髅》的剧情很简单:某个南方沿海城市,每周都有一段电波在城市上空飘荡。原来这是一支走私犯罪团伙的密电,这些犯罪分子(统称为“特务”吧)还装神弄鬼,吓死了一个小朋友。我干警展开调查,意外发现了一个“美女骷髅”的怪物。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特务的障眼法。我方利用高科技红外线机器还原了案件全过程,“装神弄鬼”的特务立马现出原形。虽然很粗糙,可《美女骷髅》当初还是把我们好好吓了一跳,老担心某个角落里跳出个“美女骷髅”。其实《美女骷髅》是标准的反特小说,而且很有手抄本文学的特色——智勇双全的主角、装神弄鬼的特务,还有吓人的桥段。这类作品看着有点无聊,因为都是公式化的作品,但《美女骷髅》却意外加入了科幻元素,可能这也是这本书除了吓人外,如今还能被人记住的原因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