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常识
(2022-11-20 17:10:32)
标签:
杂谈娱乐文化 |
分类: 杂类 |
古体诗歌的发展
古体诗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近体诗和古诗的不同
一、句数
古诗,句数不限。字数有4字、5字、7字等,有时也会插入不等的字数。
二、押韵
古诗,平声韵、仄声韵均可,也可换韵。
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不能换韵。
一般古体诗以平水韵(106韵)为准,声韵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格律诗以平声韵为韵脚。其它为仄声。
中华新韵和中华通韵的声韵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为平声,均可做韵脚。
三、对仗
第一联——首联
启
第二联——颔联
承
第三联——颈联
转
第四联——尾联
合
【甲】平平 仄仄 平平仄
【乙】仄仄 平平 仄仄平
【丙】仄仄 平平 平仄仄
【丁】平平 仄仄
仄平平
一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一、三、五字可以不论平仄,二、四、六字必须符合要求。但不是绝对的。凡符合以上要求的,就是正律,不合者,算作“拗”,但有“救”,就是说可以补救。具体如下:
【丙】句符合这种说法,若第六字为平,则第五字变为仄即可,这可以说是“六拗五救”。这种情况较多。
【丁】句,一、三字可以不论,第五字必须为仄,否则,就是“三平调”,是和古风最大区别。
【甲】句一、三可以不论,第五字若为仄,则乙句中第五字必须为平,这叫“乙五救甲五”。第六字若为仄,乙句第五字为平也可救。
【乙】句一可以为仄,第三字若为仄,第五字必须为平,这叫“三拗五救”,若第五字还是仄,叫作“犯孤平”,也是律诗的大忌。
以上可以总结为:丙句宽,丁句严,甲句、乙句要条件。
(二)律诗的四种格式(以首句确定):
1、平起仄收式: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2、仄起平收式:乙丁甲乙,丙丁甲乙。
3、仄起仄收式:丙丁甲乙,丙丁甲乙。
4、平起平收式: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律绝以律诗相连的四句的为准即可(甲乙丙丁依次作为首句)。五言以仄收式较多,七言以平收式较多。
前一篇:临江仙·诗祖屈原(通韵)
后一篇:古体诗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