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体诗常识

(2022-11-20 17:10:32)
标签:

杂谈

娱乐

文化

分类: 杂类
    古体诗常识

古体诗歌的发展

古体诗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四言为主。作者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
   楚辞——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中文体。诗句加长,突破四言,加“兮”字,有五言、六言、七言等。

   第二阶段:古诗——一般指汉魏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有乐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永明体——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谢眺等人创立了“声律”的格律诗。
 
   第三阶段:近体诗,也叫格律诗。主要讲究平仄、对仗的新体诗。包括律诗:五律、七律、排律;绝句:五绝、七绝。
   唐朝以及后人所作的诗体:古体诗也叫古风:五言、七言、乐府、新乐府;近体诗也叫格律诗:律诗、绝句。

近体诗和古诗的不同
   
一、句数
古诗,句数不限。字数有4字、5字、7字等,有时也会插入不等的字数。
   近体诗,句数固定。五律,8句,每句5字;七律,8句,每句7字;五绝,4句,每句5字;七绝,4句,每句7字。排律,句数不限,每句5或7字。
   
二、押韵
古诗,平声韵、仄声韵均可,也可换韵。
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不能换韵。
一般古体诗以平水韵(106韵)为准,声韵分为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格律诗以平声韵为韵脚。其它为仄声。
中华新韵和中华通韵的声韵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为平声,均可做韵脚。
   
三、对仗
   对仗,也叫对偶、骈偶,即两两相对。基本要求:
   1、两句中相对的字词,词性要相同或相近。
   2、两句相对时,组成情况,相同或相近。
   对仗有工对、宽对、邻对、流水对等。
  (一)律诗分五律、七律。
第一联——首联   
第二联——颔联   
第三联——颈联   
第四联——尾联   
   一般,律诗中间两联要对仗。首联和尾联,也可以对仗。
  (二)律绝,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
  (三)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可以不对仗。
 
 四、平仄
  (一)七绝的基本形式及平仄要求(五绝可去掉一二字即可):
【甲】平 仄 平平

【乙】仄 平平 仄仄

【丙仄 平 仄仄

【丁】平 仄 仄平平
一般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一、三、五字可以不论平仄,二、四、六字必须符合要求。但不是绝对的。凡符合以上要求的,就是正律,不合者,算作“拗”,但有“救”,就是说可以补救。具体如下:
【丙】句符合这种说法,若第六字为平,则第五字变为仄即可,这可以说是“六拗五救”。这种情况较多。
【丁】句,一、三字可以不论,第五字必须为仄,否则,就是“三平调”,是和古风最大区别。
【甲】句一、三可以不论,第五字若为仄,则乙句中第五字必须为平,这叫“乙五救甲五”。第六字若为仄,乙句第五字为平也可救。
【乙】句一可以为仄,第三字若为仄,第五字必须为平,这叫“三拗五救”,若第五字还是仄,叫作“犯孤平”,也是律诗的大忌。
    故而,第五字,最好选用平,则甲句拗、乙句拗,它都能救。若第五字用平,则甲、乙、丙三句均符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以上可以总结为:丙句宽,丁句严,甲句、乙句要条件。
(二)律诗的四种格式(以首句确定):
1、平起仄收式: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2、仄起平收式:乙丁甲乙,丙丁甲乙。
3、仄起仄收式:丁甲乙,丁甲乙。
4、平起平收式:丁乙丙丁,甲乙丙丁。
律绝以律诗相连的四句的为准即可(甲乙丙丁依次作为首句)。五言以仄收式较多,七言以平收式较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