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研学旅行之中原历史文化研学旅行知识及课题方案
标签:
河南研学旅行开封研学旅行洛阳研学旅行安阳研学旅行少林文化研学旅行 |
分类: 河南研学旅行知识 |
河洛文化:
是指中国的河洛地区即今河南中西部以洛阳为中心的文化。河洛地区及其外延地区是夏、商、周、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武周、五代、宋、金等中国正统朝代的核心区和中华文明的核心源头。
神龙文化:
河南是中华神龙的故乡。被称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氏。被称为五帝之首、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统一黄河中下游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落族的思想和精神,在郑州新郑也用龙作为新部落族的图腾,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多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和社会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800年以上,被国内外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命名为“中国龙”。
圣火文化:
商丘是中国火文化之乡,华夏文明之火的发源地,早在旧石器时期,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在今商丘睢阳一带钻木取火,成为中国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后世尊称为“火祖”。
汉字文化:
黄帝时代商丘虞城人仓颉造字,甲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驻马店上蔡人李斯“书同文”、制定了规范的书写字体“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了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规范化的“宋体”产生在北宋的都城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北宋的都城开封。
三商文化:
商丘是中国商人、商业、商品的发源地,华商始祖王亥的故里,商朝早期建都地,因此被誉为“三商之源·华商之都”。商族部落的先祖王亥在豫东的商丘从事原始的贸易活动,即物物交换活动和以贝类为交换凭证的原始贸易活动,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衍生的文化被称为“商文化”。
姓氏文化:
姓氏文化又称为根亲文化、宗亲文化,《中华姓氏大典》4820个中华姓氏中,根在河南的有1834个。当今中国的前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中国前1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78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国四大姓,还是林、陈、郑、练、黄为代表的南方五大姓,其根均发源于河南。
农耕文化:
中国的早期农业文明最早发源于河南。中原早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耕作技术与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的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中原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佐证。炎帝朱襄氏建都陈国都城株野(今商丘柘城胡襄镇),创造了中原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
诗文文化:
《诗经》中有《商颂》、《陈风》等有100多篇是关于河南的篇目,占《诗经》三分之一多。汉赋起源于西汉时期的梁国都城商丘睢阳,以汉赋为代表的梁园文学影响了中国文学上千年。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三都赋》创造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唐代三大诗人河南占其二,分别为“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商业文化:
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夏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中国第一个儒商是春秋时期的鹤壁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中国第一个热心公益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南阳淅川人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复国后,悄然归隐到了宋国,把才能用于经商。中国第一个爱国商人郑国都城(今郑州新郑)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秦军入侵,以自己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的都城洛阳,中国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中国第一个有战略思想的产业商人为东周都城洛阳人白圭,中国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东周时期的宋国都城商丘人计然,中国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期郑国都城郑州新郑,中国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洛阳人桑弘羊。
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周口淮阳一带演八卦,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安阳汤阴羑里城的监狱里写下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旦在西周都城洛阳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祖籍商丘夏邑的孔子在河南境内的各诸侯国讲学论道,传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名家思想、法家思想、纵横思想等思想等均起源于河南。
科技文化:
中国早期的天文学家阏伯在商丘睢阳观星测辰,建立了中国第一座观星台阏伯台(火神台)。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焦作卫辉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比欧洲早1000多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不可移动文物之一。仰韶彩陶造型精美。洛阳唐三彩驰名中外,代表了中国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南阳人“科圣”张衡创立了“浑天说”,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多年。唐朝濮阳南乐人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哈雷早1000多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
中医文化:
炎帝和黄帝均为中国中医药的创始人,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扬于河南。南阳人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其名著《伤寒杂病论》被誉中医瑰宝,享誉中外。商丘人张从正为金朝四大名医之首。
武术文化:
河南是中国的功夫之乡。郑州登封嵩山少林武术是中华功夫的源头,享誉海内外。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
军事文化:
河南自古为中国军事之中心,自古即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历史上各个时期发生了无数次战争和战役,政治、军事思想文化丰富。南阳人姜子牙创作《六韬》。春秋战国时期,鹤壁淇县人鬼谷子及其弟子洛阳人苏秦是纵横家的代表;平顶山宝丰人张良为西汉三杰之一;南阳人诸葛亮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安阳汤阴人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战无不胜,阻挡了金军南下,打击了金军的侵略,金军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其杰出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体现在其著名兵书《岳武穆书》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