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9-10-28 09:30:18)分类: 课题计划 |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阅读教学
课题计划
锦纶路小学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强调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美)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用分类学方法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生的各种学习,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根据,将学习划分为3类:认知领域学习、情感领域学习和精神运动领域学习,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24个目标单元进行分类,构成了72种分类结果。
2.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根据小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特点,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目标梳理出小学语文课程“阅读”的教学内容,然后参照年段教学目标分别整理出小学1—6年级“阅读”的教学内容,并解说其对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价值,提出比较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教学建议。
3.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整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建构“1+X”课程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时进行“主题教学”研究,主题,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即核心素养以主题的方式来呈现,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
(二)研究价值
一是突出语文课程核心目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二是探索阅读教学“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三是立足《课标》中不同学段的研究重点,着力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蜕变,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审美、批判思维、创造意识等语文综合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对“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小学阅读教学”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2.提炼“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小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构建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
3.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言语创造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促进学校教师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重点
1.“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小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2. 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理论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理论文献研究先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研究——充分学习、研读前人相关研究的成果,指导行动研究。理论文献研究与行动研究相互结合,贯穿始终,而非截然分为两个阶段。
2.日常研究+典型内容重点研究。日常的每一篇课文,实验教师都必须紧扣“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小学阅读教学”开展行动研究,同时借助专家的专业引领、微课的研究和同伴的互助予以突破典型内容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分析相关理论文献资料,进一步提升理论认识,形成相关“研究综述”。
2.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情景中,在教学实践中,做好课堂教学行动研究。通过教学实录、教学展示以及集中研讨等活动,发现问题,修正、研究、深化,并注意前后分析比较,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3.案例研究与经验总结等综合运用。选择低、中、高段不同文体的典型课文,开展典型案例研究,总结、提炼,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阅读教学只有走进文本,才能让学生理解、体验并习得文本的语言;只有走出文本,才能让学生内化、迁移别人的语言,甚至创生自己独特的语言智慧,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小学阅读教学”的总体策略是以语言能力发展为主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即教师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表达特点及语言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的认识与体验,出发点是语言,落脚点仍然是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创新之处
1.认识创新:从“课程”层面来认识和确定小学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带动内容,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立足以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全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2.实践创新:集中于“语言文字”这一核心目标,以是否“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小学阅读教学”作为文本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重组并整合成相应的语言学习内容板块,建立合理的内容序列,使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具有语文教学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