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 水
文/玉吊钟
每次我走进那片郁郁葱葱的田野,见到地里长着南瓜、西红柿、土豆……我就觉得它们很可爱,一切充满了希望,且有着温暖的回忆,于是,我会驻足忘神,在纵横交错的田坎间迷醉于一波波的稻浪里,心情连同记忆一起玩味,涟漪。
2018这次端午假期,我又回到了故乡。那天清晨醒来,我迫不及待地又去了那片熟悉的精神家园。
正值秋天成熟的季节,我看见地里的玉米、南瓜、……老黄牛默默地低头耕田,水田里泛起的朵朵浪花中,夹杂着从泥土底下翻起各类昆虫,引来了蜻蜓、燕子的光顾。它们盘旋在水田上空,跟随着老黄牛一路前行,场景蔚为壮观。适逢一村民在耕田,我蹲在田园边上摄影,将牛、犁子、稻田、……一起,构图成一幅劳动的画作。也许是见我如此专心认真吧,休息时,他来到了我身边一起聊天,他开心地跟我介绍着种田知识。虽然现在不要交农业税了,但每家种的田地也越来越少了。会种田的人年龄大了,快种不动了,年轻人大多不喜欢这些劳力活。所以,荒地越来越多,山上的远的地方基本荒着,就"洋里"离家近一点地方种些农作物。
此情此景,颇有几分像几十年前的农忙盛况,何况身边还有人认真解说,让我很快地恢复了关于这片土地上的昨日记忆。有我这个忠实的听众,他讲得也是越来越起劲了,以至于琐性放下了手中的活,坐在田坎上,一边吧哒吧哒地抽起土烟,一边与我唠起嗑来。
他滔滔不绝地忘情述说着,我听着听着就思想开小差了。心飞到了故乡碧蓝的天空里盘旋,俯视故乡这片美丽的家园。飞到了过往,很久很久以前,我小的时候,见证了这片土地里发生的故事。
那时候,故乡永嘉还是很穷的,每家每户我们基本上只能勉强吃饱饭,还是蕃薯、土豆、玉米等五谷杂粮一起努力,才能把家里一张张大嘴巴应付过去。听老一辈说那时城市里比农村里也好不到哪里去,那时工业落后,商品稀缺,有限的物品都是凭粮票买,农村里一家一户好歹还有一份自留田。
看着眼前的老乡自由遐意地耕着田地,周围就他一人,更多的田地被用来种植水果类的经济作物了,这跟我小时候形成了显明对比。同在这片脚下的土地上,那时候,轮着耕田插秧的时候,各家各户象是打战似的,也都是种粮食,要解决家里人的吃饭问题。那时候,除了跟老天争时间以外,据我所知还要争牛、争水。因为那时候牛是值钱的稀缺资源,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有的一个大队几十户人家才养一两头,所以要以细致计算安排好牛劳作的时间,否则别人秧都插好了,自己的地还没轮到耕。
那时候牛之于农民,是名副其实的一笔重要财产,轮到喂养的那段时间,家家户户都要细心呵护。我所在的生产队户数少,财力有限,所以养了一头相对便宜的黄牛。每次轮到我们家的时候,我每天放学后,早早回家,带上牛去楠溪江边放牛,和小朋友一起边放牛边玩着各种游戏:放风筝,抓鱼,在溪里游泳,……日子虽然艰难,却也是把童年过得天真烂漫,有着许多趣味的回忆。
轮到农忙季节,印象最深刻的是到"芒种"的时候,农村里又叫“双抢"时分,抢割小麦,抢着插秧种水稻。那一阵农活都抢在一起,容不得拖延。
那时候田地多,大家又集中在一起耕,所以村里有限的水资源常分配不过来。山上有限的水资源,成了家家户户"争水”的由来。因此那段时间里,村与村、户与户之间常为了水起争执,有时情绪激动起来,还会发生更厉害的事情。在电视剧里常看到两帮人拿起锄头争水的情节,倒不是空穴来风。
象我们这些小孩的工作便来了,大的重活帮不上,父母常安排我们去田里守水。先由大人将主水流分成一条条小支流,我们小孩子便守住分到的水流,从源头到自己田地不断地巡逻,防止分到的水量还被人"窃"了去。听说有些学校会有专门的“双抢假”,放假让学生帮家里干农活。
要不断地观察水流量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变小,那么上游就有可能出现非正常情况,于是我们便会沿着水渠,逆水向上,寻找蛛丝马迹。有时是水渠被杂物堵了,有时也是其他人将事先分好的水流动了手脚。
记忆里,耕田时,要根据牛排到自己的时间,提前一两天把水放好,一般水面要超过土地一段距离的样子。时间节点要算好,除了牛的因素,还要考虑稻田的秧苗长况,长的太高太低了都是不合适的,秧苗长得贼快,一夜之间长一头。错过了,后面的成长、开花结稻穗……步步都会慢,影响收成。
秧苗刚插下来时,也是很重要的时间环节,这时候是秧苗稚嫩,是经不起太阳晒的,一定要保证田里足够的水。有时候逢干旱季节,地里的秧苗一天下来,便被太阳烘干了,农民们只能望苗兴叹。所以,民间后羿射太阳的故事能够如广而流传,也就不难理解了。
稻子长稻花的时候,如果田里缺水,就可能结不成稻子,或是空壳,或不饱满。这段时间能否保证足够水,很大程度上能决定稻子产量。
水是农民的命根子,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平时事为家里帮上忙的不多,守水被我们视之为重要工作。
我们常是放学刚回家,书包一扔,就自觉地跟父母说要去守水了。有时吃饭也是在田地里进行,常是父母送自做的麦饼、清明饼,或其他干粮。
有时晚上也要守水,轮到晚上守水时段,农村的田野里,每到晚上可就很热闹了。满天的星星象是一个公平的见证人、守护神。谁也不可以趁夜色破坏白天已经分好的规矩。守水的人很多,有大人也有小孩,他们有的聚一起,开着玩笑,唠着家常。此起彼伏的谈笑声,与田野里的蟋蟀、昆虫发出的声音交杂,形成了田野的交响乐章。
小时候的我在农村里野惯了,胆子也大。轮到晚上守水,其他我都不怕,但就怕蛇。我这人天生怕蛇,从第一次见到蛇开始。所以每逢轮到晚上守水,我会准备个棍子,不停地敲地上的石头,想用那僻里啪拉的声音,给自己壮胆,顺利完成这一晚的守水任务。
听心理专家讲,一个人往往在蛇和蜘蛛之间怕一样。我还没弄明白这里面有什么心理机制,我倒是不怕蜘蛛。
那时候农村里民风纯朴,守水时,大都时候,也是遵守之前的约定。有点争议,有话好好说。
水是农民的命根子,对各家都一样。有时轮到晒的正热,争水也容易起情绪,会出现两军交战的情况。听舅舅说,他隔壁村里,两个人为争水就打死过人,另外一个也被判了重刑。那一次争水事件,害了两个家庭。每次从外婆家去往阿姨家时,都要经过那争水的地方。每次我都是心跳加速,加快脚步经过。
如今,看着跟前的老黄牛悠哉悠哉地走着,再不要赶时间,不要去赶水。我突然荫生出一种莫名的幸福感,既是为它,可以慢条斯理地进行,不再象从前一样没日没夜地进行。也是为我们自己现在的生活,没有了从前的如此艰难,衣食无忧。
而我们小时候经历的还不是最苦的。听我们的父辈说,在上世纪60年代,碰到了三年的自然灾难,粮食欠收,加上那时候还是生产队里大家合在一起干活,生产力落后,那一次饿死了很多人。母亲告诉我,山上的树皮都被剥了充饥,何况野草。一些子女多的,都是送了人养,我有一个阿姨就是从小送了亲戚养大的。至今跟其他亲戚关系一般,平时也是不怎么亲密熟络,是艰难的生活,留给她身上的心理创伤吧。
《乱世佳人》里说:"唯有明天与土地同在"。结合我在农村的经历,帮助家里干活,守水的经历,和听到见到的那些故事,我就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2018年6月18日于杭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