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如味

(2023-12-30 21:33:41)
人生如味


人生如味
文/玉吊钟

     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一生酷爱美食,旅行所到之处,喜欢去偿一下当地的特色菜肴。不一定是宾馆里的大鱼大肉,他认为在路边的小饭店里,才能偿到当地的美味佳肴,俨然一个地道的"吃货”。

人生如味

       林先生写过许多关于美食的文章,从中悟出许多做人、生活的道理,趣味横生,隔物致知。“人生有味是清欢。”这句话常在他的散文里出现。记得有篇文章讲的是林清玄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常饿肚子。有一次,他从宴席上偷了两瓶汽水,躲到毛厕里,打开瓶盖,一口气全部灌下。出来时,打了个气隔。他由衷地感慨:“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喝汽水喝到打嗝了。”
       关于美味佳肴,从古至今,留下来的美文无数,像大文豪苏东坡先生更是菜如其文,亲手研究出了流传千古的"东坡菜”,如他在杭州任职时,琢磨出了“东坡肘子”、“东坡肉”,来杭州游玩的朋友定要品偿一下才算不虚此行。

人生如味

       后来,听书上说我才明白:原来在一个人所有的感觉通道里,味觉和嗅觉是最容易引发人的情绪变化。有人说:抓住一个男人的心,要先抓住他的胃。
       如此我便懂了,为什么人们心情不好的时候,便去胡吃海喝一番。有些女人跟家人吵架后,便去约上好友购物、享受美食。我想购物属于让男人心疼钱,报复心理,是吵架后攻击性延续的表现,而狂吃狂喝,置平时的减肥不顾,则是为了调节心情,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的表现吧。

人生如味

      由此可以推理,女人们大多钟爱香水的原因,原来是闻着气味,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情绪,还可以引起男人关注,俘获男人的心啊。记得有一部电影叫《闻香识女人》,光听这片名,便知里面讲了许多关于香水的有趣故事。这电影我看过两次,讲的是一个失去了视力的男人,通过臭觉、听觉来阅读生活,理解人生百味的故事。
       生活中,我也喜欢研究美食,自从爱上了做菜以后,才明白了里面的学问深厚。不仅是要认真用心,更是考验你的耐心细致,灵活变通的心智水平。烹饪是需要学会平衡的,色香味搭配合理,颇具一些哲学思想,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人生如味


       一个思维粗糙,性格急躁的人,是很难烧出上等菜肴的。烧菜需要精细化的思维,绝不可三步并两步,一蹴而就。选料、洗菜、刀切、蒸煮烧制、调味、……每个环节都要讲究,配合默契,恰到好处。在精细化要求方面,我首推山东的鲁菜系列了。鲁菜被许多人称为最难烧的菜,主要是步骤多,烧出来的菜不仅是色香味讲究,更是拼盆精致优美。一道红烧黄河鲤鱼扬名大江南北,从鲤鱼的产地就有讲究,黄河的不同流域环境,生活的鲤鱼肉质也不同,价格相差甚远。剖鱼、去腥,要从头到尾、从内到外地一丝不苟地进行。印象深刻的是鱼剖好后,鱼肚子里的黑膜,以及皮下面的血水,要用刀划开洗干净。煎鱼、上糖色、摆"鲤鱼跳龙门"的造型……每一环节足见功底。嗯,以目前的功夫,我是绝不敢去碰这道"黄河鲤鱼”的。
       我喜欢烧一些平时的家常菜,每道菜都会认真去做。从食谱上选了自己喜欢烧的菜,便买了食材实践。我将整个烹饪过程、体会记下来,至今我自做的菜谱里已经有一百多道了。

人生如味

      像许多大橱师一样,我烧菜也努力在色香味上下功夫。菜品的色彩是否好看,香气、味道、……它们都是从视觉、嗅觉、味觉、……不同的感观渠道,让我们去感知这道菜的味道。有些食品即使吃起来味道一般,但因为烧的好看,拼盘精致,也会受人喜欢,看了就有食欲,秀色可餐。譬如草莓,色彩鲜艳,种类多,将它们摆在盘子里,放点绿色搭配,就成了一盘上档次的冷盘了。 "人靠衣装,马靠鞍装。”这种现象可以谓之通觉,我们看到的、听到、尝到、嗅到……各种感观渠道,原来是通过人的感知是可以相通的,常听食客们说"这道菜看上去就好吃!”工业心理学里讲,一个人的相貌、着装优秀得体,在竞骋工作时会占优势。
       烧菜的时候,要讲究专心,不可一心二用。曾国藩先生讲“天道忌伪,天道忌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喜欢烧菜的朋友会有体会,烧菜时,是不喜欢边上有人指指点点的。每次我烧菜,喜欢关上橱房的门,一个人静静琢磨。这跟开车很像,如果方向盘在你手上,边上有人不停指挥,不管你的修养多好,估计心情是好不起来的。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在从事有一定的难度的事情时,会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候也会降低其他感知渠道的唤醒状态。

人生如味

     只有自己静心来专心做了,才会对烧菜过程铭记于心,更不会调料忘了,或是多放的情况。这种专心也适用一次只能烧一个菜,不是说几个菜同时开烧,就容易出差错,难以烧出水平。除非是那种炖汤之类,需要一两个小时。这时候,中间你可以专心另一道菜。
     我在平时工作出差,或出去应酬时,如果发现喜欢的菜肴,我会细心观察菜的做法,回来偿试自己去做,添加到我的菜谱里。有次去宁波奉化出差,上了一道汤品,味道好极了,我居然偿不出来什么原料。朋友告诉我,是用当地的竽头做的。原来把竽头打碎放汤里,放一些猪油渣。回来后,我便照着做了一次,感觉在水烧开后,放点火腿肉,质感会更好些。

人生如味

      故乡永嘉有一道名菜“红烧田鱼",鱼的样子好看,肥美鲜甜。烧这道鱼是不需要刮鱼鳞的,田鱼对水质的要求,腥味低。但要煎透,把表面的鱼皮炸皱了才好。放些生姜炒出香味,用自酿的料酒去腥增香,放水时要略多,不要等后面水不够了再加,味道就不纯美了。鱼要煮透,“千滚豆腐万滚鱼”,出锅时,放点猪油、白糖,在鱼面上洒上葱花,……就成了一道精美的色香味俱全的“红烧田鱼”了。
      记忆里,一直来故乡的田鱼都是红烧的。值到2022年那次去了缙云出差,席上上了一道汤品,我随意勺了一匙,好鲜美啊。原来大罐子里,躺着两条田鱼,那一次颠覆了我的观念,田鱼居然可以做汤。这个汤的味道纯正鲜美,我觉得还是太单调了一些。回来后,我又加工了下,汤里放了一些菌菇,这样可以增加汤的鲜味,丰富了汤的口感。这道田鱼汤升华了我的烹饪理论,烧菜不可古板守旧,要因原料、乡俗文化、……食客口味有所变化,要不然何言"众口难调”。

人生如味

      人生如味。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偿不是一道大餐呢。需要我们细细去选料、组合、构思、洗切、……每个环节认真到位了,才能做出人生的佳肴,品尝出生活的真正滋味。如果是某一段历程烧砸了,端不上桌,…那也不要自暴自弃,好好反省,吸取教训,下次照样可以做出一道生活的佳肴,色香味俱全。
       一路走来,偿遍了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回想起来,感恩一路上遇到的那些人、那些事情,他们都是我人生路上的导师。最好的人是为了丰富人生的记忆,最坏的人是为了让我吸取教训,他们像镜子一样照在自己身上,折射出我在生活这道菜肴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也是在不断地从中悟出道理,学习完善自己,才是不断改善丰满了我的生命质感。

人生如味

      有时烧菜时,我会沉浸于自我,自以为是,烧出来的味道是自己觉得好吃,但他们品尝到的不是一回事。如此,我懂得了在生活中也要谨言慎行,去自我中心,改变油盐酱醋调剂比例、顺序,……慢慢地,我在生活中烧出的“菜肴”也受更多的人喜欢了。
     《易经》里说:“惕龙,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为一个人在事业上到了一定阶段,要懂得的小心谨慎,为人处世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人生如味

      平时每每烧出一个好菜,受到了表扬,我会很有成就感,收集到菜谱里。我想等若干年以后,等我橱艺精进,菜谱里的种类也足够了,……退休以后,如果能开上一家餐厅,那该是人生里多美好的事情啊,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我烧的美味,分享我的烹饪美学。
2022年6月5日午于杭州

人生如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岁月
后一篇:佛和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