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适距离

(2023-12-15 16:31:11)
舒适距离

舒适距离
文/玉吊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在两个各自的空间里进行的,这两个空间距离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彼此沟通交往的质量:欢乐的、幸福的、……亲密的,或是冷漠、忧虑、悲伤、痛苦……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如此在交往中,会产生一个“舒适距离”,俩人间沟通距离太近或太远,太亲密或太过冷漠,都是达不到良好交往效果的。

舒适距离

        有人把生活中的交往距离,分为社交距离、亲密距离、……工作距离,得出社交距离一般保持在0.46-1.22米以内,亲密距离为0~44厘米。根据彼此之间关系的性质、疏近、......沟通的内容,在这些距离之内较为合适。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我也是亲身感受了“舒适距离”的存在。有时我出门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当坐下位置,发现身边已经有人时,我会自觉不自觉地移开一些距离,以免给人给己感觉了不舒服,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映。与之相反,在公共场合,一个人如果特意地贴近一个陌生人,超过一定距离时,就属于反常的心理反应了。

舒适距离

       当一对恋人处于热恋中时,彼此之间的舒适距离属于亲密距离,天天在一起亲亲我我,说再多甜言蜜语都不奇怪,反而如果见面很少,在一起话语不多,那就不属于恋人间的舒适距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后,如果这对恋人分开了,变成了普通朋友,他们之间的交往就变成了社交距离或工作距离。彼此在一起的时间、次数比以前会减少,如果其中一位还像以前一样的亲密交往,就属于一厢情愿,容易让对方感觉了不舒服。

舒适距离

     “距离产生美!”,这种距离之美,也是本文所要讲的舒适距离,不仅指物理空间距离,也包括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
       “久别胜新婚”这句话讲的就是如此道理,这种时间距离是动态的,不是固定指具体某段时间。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里,“舒适距离”的时间长短也就不一样,一两次“久别”的夫妻可以“胜新婚”,而如果一对夫妻长期处于“久别”状态,显然对双方的感情培养、家庭的稳定是不利的。

舒适距离

       据心理学家研究,刚结婚时,夫妻间维持关系的因素中激情会占较大比重,而在一起时间长了,这种激情会渐渐褪去,转为了承诺、依恋、……信任。
       从原来的激情热恋,到结婚后过平平淡淡的日子,夫妻之间的舒适距离也是发生了变化,既有空间距离,也有时间和心理距离。所以,夫妻结婚后在一起生活,不要一味地渴求激情、刺激的感觉,随着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延长,要善于在双方关系中培养承诺、依恋、关心、……信任的元素,真诚交往,相敬如宾,才有利于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谐稳定。

舒适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仅单指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更多时候也是多种距离的交织混合。如一个孩子第一次去远方上学,亲子间产生分离焦虑,就同时取决于学校的远近、在什么地方、彼此平时关系的融洽程度、……什么时候回来等众多因素。

        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指出我们生活在五个环境系统里面的,从最私密的到最一般的环境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在系统、宏观系统和时序系统。前四个系统就像层层嵌套的圆柱体一样,将发展的个体包围在中间。第五个系统时序系统则为这个模型加上了时间维度。


舒适距离

   孙中山先生说 :“天下大事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想,也是讲出了历史在时序系统里的发展规律吧。
       

舒适距离

        结合本文所讲的“舒适距离”,我们在这些不同的环境之间的交往,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效果,导致与他人的相互接纳情况,能否适应环境。
       生活中,尽管我们都有渴望天长地久的美好愿望,但终其一生,人与人之间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过程,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亲子、朋友……同事关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也启示我们,任何一个舒适距离都只对某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而言,离开了人与环境的前置条件,终其一生,我们都会渐行渐远。因此,我们要接纳这种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变化,主动面对、接受这种离别,免得当彼此的距离越来越大,突然有一天产生隔阂,感觉了陌生,或是离别突如其来时,无可适从,一时调整不了心情。
      

舒适距离

       当我们渐渐老去,直至迟暮花甲,身边的亲人、朋友会越来越少,我们要学会适应,坦然地接受、悦纳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化。宫崎骏在《千与千寻》里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怀如此豁达、感恩的心态,当生活中那些爱恨别离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做到不较真不偏执地平静以对,来去吉祥。丰子恺先生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如此在生活中,我们也是默契地与他人、与自己、与这个世界保持了一个舒适距离。
2023年12月2日晚于杭州

舒适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早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