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因素
文/玉吊钟
在我的映像里,自己在小学阶段和初中时候的学习比较勤快,成绩也好些。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积极性较就差了一些。工作以后,我又恢复了学习热情,一直沿续至今。为什么我的学习态度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呢。那么,在我们平时的学校教育中,都会有哪些因素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居住环境的稳定性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他身边的环境密切相关,首当其冲是建立起与老师、同学,以及亲密朋友的关系,这些关系不仅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他们同时也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玩伴,在一起陪伴成长的过程中,也是促进了孩子智力、思维、语言、情绪等多反面能力的发展,提高了身心健康水平。当我们不停地变化着居住环境,对于大人来讲,也有一个适应的压力,无论是具象的空间环境,还是工作、人文、社会关系的改变,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他们的适应能力还没有发展好,老的熟悉朋友失去以后,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融入新的生活空间环境。这些都会形成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压力,对学习造成影响。
父母是否高度参与会影响孩子的成绩。生活中有种不好的现像,一些父母平时忙于事业,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是保姆、中介机构来带,自以为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或者平时忙于事务,缺少与孩子沟通,没有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他们只关心给孩子创造多少财产,或者只注意考试成绩,忽视了平时的陪伴。如此的话,即使挣了足够多的钱财,让孩子长大后衣食无忧。由于孩子小时候的学业不好,身心健康水平低,性格、人格发展受挫,如此的话,给孩子再多的物质,又如何能帮助他们培养人格的健全,树立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呢。爱和幸福的感受何尝不是一种能力,是需要从锻炼的。他们只承担了社会概念上父母的责任,而没有履行生活中的父母职责,精心地陪伴孩子成长。平时缺少有效陪伴,跟孩子一起学习、玩耍。有些家长看似与孩子在一起,自己却在看电视、玩手机,大家各忙各的,我们将这种现象谓之无效陪伴。
父母与孩子在学习中互动的过程,帮助辅导学习……这些行为不但对学习影响重大,光是孩子在做作业、玩耍,或做其他事情时,父母陪伴在孩子身边,就会产生学习动力,给予孩子心理的抚慰,获得了安全感,有利于心灵的健康。
是否是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个重要因素。一般的单亲家庭会有经济压力,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水平,涉及孩子智力、语言、人格、心理社会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抚养者为经济奔波,压力大,照顾陪伴孩子、辅导学习的时间少。这种来自生活的身心压力,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大人的言行举止,衣着表情,......有意无意地传导给了孩子。单亲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容易产生早熟、自闭等问题,易过早学业中断。
父母教养方式的一致性,是另一个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养一致性指的是父母双方在教孩子的过程里,由于性格、学历、教育理念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教育孩子时一致性高不高。有些夫妻在孩子的教育上各唱各的,常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这些会影响孩子在成长中,是否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导向。一些家长由于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更是在孩子面前发生吵架、冲突,不仅是对学习不利,更是让孩子们心烦意乱,增加了心理的压力、焦虑感,不知道该听谁的,不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可能让孩子产生自责心理,错误地归因为是自己导致父母吵架,从而减低自尊,形成自责、自卑心理。有一句古话说的好:“人前教子,枕上教妻。”
父母教养方式的不一致,容易导致孩子在生活中无所适从,困惑不安,延迟了其同一性的形成,许多方面的发展会慢一些,也是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2023年3月1日午于杭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