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水湾记略》解读

(2021-11-07 23:54:54)

《清水湾记略》解读(之一)

作者:周修高

 

写在前面:

《清水湾记略》全书有四十篇,作者都是一百多年前的文人学士,记略的行文体例属文言文。为了便于大多数人的阅读理解,我在这里稍作一些翻译来解读,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另外,因为我的电脑编辑功能不全,缺少表明数序的特殊符号{如(@)外有圆圈,内可标阿拉伯数字的符号};加上我使用电脑的技术不精,文章的注释无法进行。一篇文言文,要注释的字与词,可能有几十,无法在字间标出符号,所以,注释一栏我只能省去。

省略了注释,后面的翻译,我是根锯绝大多数字词本意,进行的意译。因为直译的时候,可能仍然有些句子(上句与下句)不连贯,不好懂,所以,意译是不脱离原文本意,句式相近的一种解读,请读者原谅。

 

篇一《清水湾记》  

作者:(素香)李探林

 

间尝至清水之湾,郊外散步,辄观山玩水,隐隐有山阴形势焉:四面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夹石清溪,流分二派,水声澎湃,映带前后,周围地势平坦,溪流绕环,沿岸则杨柳垂荫,形影俯仰,参差不齐。

市当南北要冲,商务繁盛,人烟稠密,俗尚俭勤,以故文人学士游其境者,无不道文峰之高,土地之美,佳景悉载,万象罗列,朝晖夕阴,山林吐瑞,此则清水湾之大观也。

然则东南之永兴、太平,与夫北之福履、上志诸桥,往来行旅,难免无病涉之虞,于是而成焉,所可异者,升子石耸立水中,正当二水东会之处,讵非街蹟之关锁乎!

尤有清泉寺,修建湾下,为二水之收束,而清水一湾之地,于此亦缩其气,惟东北之麓,天然一池,四时常清,故传为清水湾云。

且不独其水清也,其地皆清明无尘。其地清,其人皆清洁自爱,其人清,清气徐来,其风亦清,清气宜人,其气亦清,四望天空,天亦助其清,山石洁白,山亦效其清,所谓云从龙,风从虎,清机生而清意属,世之龌龊者,胡弗亦游其地乎!

 

 

意译释文:

曾经到清水湾,在郊外散步,总是会去观山玩水,隐隐约约感觉到这里地理面貌,有(王羲之笔下的)绍兴兰亭山阴一样的景象,四面有高而险峻的山岭,有茂密的树林,苍翠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清的溪水从岩石间泻出,两条溪河流向这里,水流冲击着堤岸和岩石,发出浩大的声音。山水相互映衬,周围的地势平坦,溪河环绕着田地与房屋,沿河两岸,杨树柳树的枝条垂拂成荫,形影俯仰,参差不齐。

街市正座落在清水湾坪的南北要冲位置,这里商业兴旺,市场繁荣,居住在这里的住户及人口众多而稠密,这里的人们的习俗节俭而勤劳,所以,到这里来旅游览胜的文人学士,无不夸赞这里的文峰的高峻,夸这里的土地肥美。致于各种美好景致,都包罗在其中,真叫万象罗列,像那早晨的太阳,傍晚的夕晖,都让山林呈现出吉祥的氛围,这就是清水湾的美丽的景象啊!

既然这样,那么东南方的永兴桥、太坪桥,与那北面的福履桥、上志桥,正是因为有以前来往的旅客苦于行走不够方便才修建的。还有一点不同的,升子石耸立的位置,正是两条河相会的地方,这里难道不是街市行道的重要关锁吗!

尤其这清泉寺,修建在山湾之下,是两条河收束会合的地方,清水湾这一地方,在此也聚集了浓郁的山水灵气。惟有东北处的高地,有一处自然形成的水池,它四季常清,因此,这里也就被称着清水湾了。

尚且如此,这里也不单单水清,这里的地方风俗都是清明无尘的,地方清明,这里的人都讲求清洁,有自尊自爱,这里的人清明,那么这里的空气都是干净的,空气与习俗好了,这里的风都是清新的,风气适合于人,那么整体的气象就都显得清新明丽。

四望天空,晴朗无云,山色洁净,山也显得清爽,所谓云从龙,风从虎,清明的机制产生了,那么清明的意义自然就有归属,这样一来,世上肮脏的东西,哪里还有它去的地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