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在清朝的时候叫长乐邑,那时因全国有三个长乐邑,鄂西的这个长乐邑于是改名叫五峰县了。
旧长乐邑盛产茶叶,在全县各乡,都有茶叶生产作坊,出产各式品种的茶叶,如红茶、绿茶、白茶等,据说还产敬献给清朝宫廷的贡茶。欧俄茶商也频繁进出长乐邑,江浙湘鄂等大都市的茶商,在长乐邑的东大门处,开设了会馆,汉阳人更不惜花本钱,开凿汉阳河,筑起汉阳桥,这就是长乐邑茶马古道的历史痕迹。
(图一)汉阳河上汉阳桥
从茶马古道运出的茶和其他土特产,到达长乐邑的东部小镇渔洋关以后,就改为船舶运输了,航船从渔洋关中码头起航,顺水而下,在近百公里外的宜都停泊,再改换洋轮,到其他城市码头。
(图二)渔洋河上的渔洋关古镇
清朝改土归流,并改了县名以后,原先的县城在渔洋关西一百四十多里的五峰山谷,因为地质结构的原因,在四川汶川地震过后,经请示中央,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须把县城搬往渔洋关,并得到中央许可。2015年,新县城竣工,并投入使用。
(图三、四、五、六、七)新县城中心区
(图八)两河口大桥
(图九)彩虹桥
(图十)河旁饰物
、

(图九、图十}傍晚的新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