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设计《我 是 中 国 人》
付
课
教材分析:
《我是中国人》是一首根据京剧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音调缀成的的戏歌,热情地颂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唱词简短、朗朗上口,运腔十分口语化,具有浓浓的京剧韵味。每一句中均运用了“过板开唱”,使得曲调刚健有力。特别在最后一句的“人”字上,通过一字多音的长运腔把音调推向全曲的最高音“5”形成高潮,继而又以下行五度结束在“1”音上,以自豪的语气和心情唱出了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能积极主动参与聆听、演唱、演奏、表演,了解以京剧音乐为素材创作的戏歌特点,能主动与同伴合作搜集京剧“西皮流水”板式的相关资料,并与大家交流,初步懂得“西皮流水”的含义,有进一步探索京剧音乐的愿望。
2.初步掌握上波音、前倚音、拖腔的演唱方法,能用京剧的韵味、自豪的语气演唱戏歌《我是中国人》,唱出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地用京剧的韵味演唱《我是中国人》。
教学难点:
装饰音的演唱方法和京剧韵味的把握。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及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趣导入
二、 学习歌曲,体验韵味
1.教师播放戏歌《我是中国人》。
设问:“听完这首戏歌后,请同学们从歌曲的情绪及歌词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聆听后师生交流。
请部分学生谈感受。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热情豪迈的,它颂扬了中华民族讲文明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教师讲解:在戏曲中强拍叫做“板”,弱拍叫做“眼”,有板无眼就是只有强拍没有弱拍。这首戏歌吸取了京剧西皮流水板式的特点,有板无眼。
【设计意图】《我是中国人》是采用京剧“西皮流水”板式创作的歌曲。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课前搜集京剧“西皮流水”板式的相关资料,课堂上进行交流,并在教师的讲解下了解“西皮流水”板式的特点。再经过拍击几种演化的节奏型,来突破歌曲中的难点。
(三)学唱歌曲,体验韵味
1.请学生找出曲谱中所演化的节奏
4.带词演唱歌曲,请学生体会装饰音增添了戏曲的韵味。
(四)歌曲处理,激情演唱
1.老师讲解附点演唱,要唱出了中国人的自豪感。
2.注意“更”字的处理,声音要挖的深一些,肯定的语气。
3.讲解最后一句“人”字是en 韵母,“一字多音”属于“拖腔”这是是戏曲一大特点。
4.总结戏歌特点,完整演唱歌曲。
师生共同交流戏歌特点,随琴演唱歌曲《我是中国人》。
5.渗透德育,交流感受。
师生交流:这首歌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那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呢?应该用怎么样的情绪来表现一个堂堂正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呢?
部分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讲文明,懂礼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应该用自豪的情绪来演唱。
全体学生用京剧的韵味,自豪的情绪演唱《我是中国人》。
(五)歌曲表演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重点。通过读词、学唱、聆听、模唱、表演等,让学生体味以京剧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戏歌特点与韵味,掌握上波音、前倚音、拖腔的演唱方法,做到“以声传情,以情育人”,唱出中国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师生交流,激发情感
作为中国人我们很骄傲,同学们能不能说说我们都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地方?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每一件事都非常振奋人心,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熟知的例子和自豪的语言来表达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地方,激励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用戏曲的音乐素材创作的歌曲,感受到了京韵,就让我们从唱戏歌开始,去了解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国粹艺术——京剧,好吗?
下课时,请学生随着音乐,作跑圆场离开教室。
0
付
电
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