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心是小鸟

(2019-11-16 17:46:03)
分类: 教学设计(教案)

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

课题

童心是小鸟

编写者

俞婷

学科

音乐

学段

年级

本节课时分配

1课时

教材

义务教务教科书人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

设计理念

童心是小鸟《童心是小鸟》是一首歌唱题材的歌曲,针对唱歌课程的教学理念,在《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的教学上,我主要通过声势律动进行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声势中体验3/4拍强弱弱的感觉。在教唱环节通过模唱到唱谱再到歌词朗读,采用循序渐进式原则,进行教学。结合学习动机中的激活、引导和强化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发挥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集思广益,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的能力。根据以上要求及目标,我的设计理念为“以辨为学”“以唱为学”“以创为学”三个部分。

童心是小鸟 

 

童心是小鸟 

童心是小鸟 

 

 

童心是小鸟童心是小鸟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全国首届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大赛组委会推荐的歌曲。歌曲通过富有诗意的歌词十分形象地把儿童比拟成一只快乐的小鸟,把少年儿童纯真的童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这首歌曲是一首3/4拍的歌曲,曲调为降E自然大调,其歌曲结构为二段体曲式结构(A+B

两乐段(AB)的旋律特点分别是:

童心是小鸟童心是小鸟 

 

 

童心是小鸟童心是小鸟 

 

 

 

 

 

 

 

 

 

 

 

本章内容课时分配

第五课 童心

童心是小鸟童心是小鸟 

 

童心是小鸟童心是小鸟 

 

童心是小鸟知识与技能拍号3/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通过各种形式的节奏、模唱练习,使学生准确的掌握歌曲,掌握三拍子的韵律感。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歌曲创编。

2.过程和方法

启发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通过歌曲创编,使学生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唱、表演歌曲,体验四季的欢乐情绪,体会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从而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能用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音乐课程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节奏感较好,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接受能力、模仿能力、理解能力都较强,但这个阶段的学生表现欲不强,对乐理知识普遍感觉枯燥。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表现歌曲,以情带声。

根据上述学情分析,特制订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3/4拍的节奏强弱规律,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体会歌曲情感,知道这是一首两段曲式结构的歌曲,用歌声表现两段音乐曲式的对比关系。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

坚持素质教育基本原则启发式原则和循序渐进式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以合作探究法,快乐探究法,直观教学为主,并及时以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黑板、电子琴、粉笔  丝巾  手鼓  碰铃  三角铁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情景导入(以辨为学)

 

多媒体播音频《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音频,学生跟随音乐律动并歌唱,整齐有序的进入课堂。

 

音频播放结束之后抛出问题引出歌曲教学重点3/4拍。

师:同学们《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的歌曲曲调是怎样的?

 

继续提问:那么我们刚刚跟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进入课堂时,我们身体在进行律动时,有没有感受出它是几拍子的歌曲呢?

师:很好,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首歌曲就是2/4拍的。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歌名叫做《童心是小鸟》,你们听一听这首歌跟我们刚刚的那首《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在情绪和节拍上都有什么不同,大家来找一找?

 

多媒体播放《童心是小鸟》歌曲音频,初次聆听。

听后提问交流 

         师:同学们,大家找出不同来了吗?

继续提问,师:很棒!那有没有同学发现他们两首歌在拍子上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师:刚刚我听到有同学说是3/4拍的,这位同学很棒观察得很仔细,这首歌曲就是3/4拍的。现在啊老师手上有一个铃鼓,大家跟着老师敲打的节奏来行走,并通过身体各个部位的律动来感受一下老师敲打时的强弱规律,然后告诉老师。(老师用手鼓敲打3/4拍强弱弱的节奏规律带领学生行走)

          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刚刚老师敲打的是什么拍子,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师:是的,没错,就是强弱弱,这是3/4拍的节奏特点(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师:现在啊,老师要请同学们来玩个角色扮演,分别是小树和小鸟,我们现在分成两组,竖的站成两排,左边这一组同学扮演小树,右边这一组扮演小鸟,小树当然是要屹立不动啦,那么小鸟呢就可以随着老师的鼓声扇动你们的小翅膀慢慢的飞到小树边上,在老师鼓声第一拍强拍的时候小鸟与小树相互击掌一下,后两拍弱拍的时候小鸟开始扇动翅膀飞向其他小树,进行击掌。同学们,都明白了吗?

          师:好,那么我们开始吧(开始情景游戏环节)

 

 

 

 

 

 

 

 

 

 

 

生:优美,抒情的……

 

 

 

生:2/4拍(或者有其他回答出现,可直接顺着正确回答往后教学)

 

 

 

 

 

 

 

 

 

 

 

 

 

 

生:《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这首歌的情绪优美抒情,而《童心是小鸟》这首歌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行走,以及声势律动。

 

童心是小鸟 

 

 

 

 

 

生:3/4拍的,打的是强弱弱,第一拍强,后面两拍弱。

 

 

 

 

 

 

 

 

 

 

 

童心是小鸟 

 

 

 

 

 

 

 

童心是小鸟 

1)设计意图:

以《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为导入与《童心是小鸟》进行欣赏与辨别,意为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并通过找不同,引出了本课歌曲中的三拍子教学。通过老师的手鼓节奏敲打,以及组织学生进行行走体验的方式,带出3/4拍节奏强弱弱的规律,并通过情景创设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三拍子强弱规律的游戏互动,生动并富有趣味性的使学生掌握3/4拍的强弱弱规律。

 

 

 

 

 

 

 

 

 

 

 

 

 

 

 

 

二、新课教学(以唱为学)

 

 

 

 

 

 

 

 

声势互动来引出课题,进入歌曲教唱环节。运用声势律动承接到歌曲教唱环节,揭示主题。

 

在黑板上出示(1) xx  xx  x | x  x  0 |   (2) x  x x |xx  x |这两条节奏,请出两位同学以问答的形式为这两条节奏进行声势表现,然后两两同学为一组,进行合作。在同学们互动时,老师跟随学生的声势节奏,唱出歌曲旋律“我把小树苗栽倒,春天的故事里~······”(第一段中的四个乐句的旋律)组织同学跟着老师,带着声势反复多唱几遍。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所唱的歌曲,正是《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那么我们现在来学习一下这首《童心是小鸟》吧~(播放歌曲音频,进行二次聆听)

师:同学们,通过再次的聆听,你们觉得《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师:那在这首歌里面都唱了什么呢?速度又是怎样的呢?

 

师:很好,同学们,那么我们现在看到书本,你们有没有发现之前你们在声势律动的时候,我们刚好把春夏秋冬唱完了。那么,在我们唱的这一段中,可以把它分成几个乐句呢?

 

师:那在这一段乐段中,你们觉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很棒同学们,现在老师带着伴奏唱一遍,同学们可以跟随老师的伴奏,用“Lu”来进行模唱。(在模唱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发声位置)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唱谱接龙游戏,老师唱两小节,你们接着老师的后面唱两小节,这样轮流接龙。

 

 

识谱过程结束后,老师带领着学生手打恒拍,有感情的对这个歌曲童谣进行朗读,然后带入歌词,跟着钢琴进行演唱。(在学生唱完第一乐段的歌曲之后,老师根据学生歌唱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并歌唱,在第一乐段掌握之后,老师顺势带着伴奏唱出第二乐段,并提问同学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情绪上有没有不同?为什么不同?)

 

师:很好,那么我们现在跟着钢琴带着优美的情绪来一遍吧。(在结尾最后一句的长音的时候,提醒学生有七拍,要唱满,但也不能唱多)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最后那一个长音表现了什么?

 

 

 

 

师:好的,我们现在完整的演唱一遍,在我们演唱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加入第一乐段的声势一起来一遍呀?(老师播放音频,跟着学生一起参与进来,要求学生轻盈有弹性地歌唱,唱的轻快活泼一点)

再第二乐段音频播放,学生演唱的时候,老师顺势,找一位同学,带着这位同学与其他同学来创作一个声势。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二乐段旋律优美的时候可以怎么表现呀?我们是不是可以两两同学手牵手,往前迈三步,往后迈三步,往左,往右,来,大家一起来~同学们,我们再完整的加上第二乐段的声势来一遍。,唱得轻快活泼一点哦~(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声势律动)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声势律动

童心是小鸟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带上词进行演唱

 

 

 

 

 

 

 

 

 

 

 

 

 

 

 

 

学生进行聆听

童心是小鸟 

 

生:童真,童趣,快乐 ····

 

 

 

 

 

生:这首歌曲里面唱了春夏秋冬,唱了小树小鸟小雪人等等····这首歌的速度是欢快的喜悦的。

 

 

 

 

生:四个乐句,每个季节代表一个乐句

 

 

 

 

 

 

 

 

 

生:欢快,活泼···

 

 

 

 

 

 

 

 

 

 

 

学生跟随琴声“Lu”进行模唱

 

 

 

师生互动接唱歌谱

 

 

 

 

 

手打恒拍,朗读歌词

带入歌词进行演唱词

 

 

 

学生进行回答:不同,第二乐段好像优美一点了,没那么欢快了。生:节奏没有第一段那么密集了,更宽一些。

 

 

 

学生对两段歌曲带上不同的情感,进行演唱

 

 

 

 

生:表现了孩子们自由快乐的情感。

 

 

 

 

 

第一段带上声势动作,轻盈有弹性地进行歌唱。

 

 

 

 

 

 

 

学生配合老师,跟着老师学习第二乐段的声势律动。把歌曲完整地的演唱一遍,唱的时候注意声势以及歌唱状态和声音的质量。

 

 

 

 

 

 

2)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主要是以循序渐进式原则进行设计,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并可控的学习歌曲。通过对旋律的初步感知体验到识谱歌唱,学生们对旋律熟悉之后采用朗读歌词的方式进行互动并熟悉歌词,再来带入歌词完整的对这首歌曲进行演唱。然后根据演唱情况找出不足以及可完善的地方,进行一个歌曲再深入的教学过程。使学生们能够有效并完整的演唱歌曲。通过声势律动的加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通过把歌曲分为两段来进行的教学,以及聆听欣赏的方式,能够有效并直观的让学生知道这首歌曲结构为两段体结构,同时把两乐段之间的不同之处给挖出来,能够很好的解决本节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三.歌曲创编(以创为学)

 

 

 

 

 

 

 

师:同学们我们除了以声势来丰富歌曲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对歌曲进行创编呢?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乐器,有手鼓、碰铃、和三角铁,同学们你们觉得把他们编入哪个乐段为歌曲进行伴奏最好呢?

 

 

师:老师觉得放在第二乐段最好,同学们想一想在第二乐段我们用这样乐器怎样伴奏最好听?

 

 

师:老师也觉得在第二乐段强拍位置上打一拍就好了。(老师做示范,拿出碰铃对第二段进行演唱以及敲打乐器)你们看,是不是很简单而且也很好听。

师:老师啊,现在想给你们排个节目,老师要把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同学做声势,一部分同学打乐器,打乐器的同学呢,只需要在第二乐段的时候用上手鼓和碰铃和三角体,在每小节的强拍位置进行打击就可以了,做声势的同学呢,第一乐段照常做,在第二乐段的时候呢,老师给你们加入了个新伙伴(小丝巾),所以在第二乐段的时候,我们可以挥动手里的小丝巾,边做声势。大家在表演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忘记歌唱以及歌唱的声音要求哦~我们先来试一试看看吧(播放音频,完整的进行一轮表演,有时间可多做几轮)

 

 

 

 

生:乐器伴奏  改编歌词

 

 

生:第二乐段、第一乐段···

 

 

 

 

生:在每小节第一拍强拍的地方打一下就好了(以及各种回答,找出这个回答,顺势把教学进行下去)

 

 

 

 

 

学生看老师做示范

 

 

 

 

学生们听老师的安排进行编创表演,最后形成一个整体的呈现。

 

 

 

 

 

童心是小鸟 

3)设计意图

 

通过乐器以及声势的加入,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来创编,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以及协作能力。通过对学生要求课后分组进行歌曲创编,通过模仿,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会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同学们,刚刚你们表现得太棒了,老师都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自由快乐的时光。老师啊现在这里有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为什么作词家要以《童心是小鸟》为题?

                  生:因为童心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像小鸟一样。

                  师:嗯,很好,那么现在老师要在课后请在座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成四组来进行歌词创编。同学们好好想一想,我们童年都有哪些快乐的事或者喜欢做的事情。小组讨论,模仿歌曲句式进行歌词创编。带上我们这节课的声势及乐器。下一节课,我们分组上来展示自己的节目,大家一起来欣赏并点评价。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了,同学们好好享受你们现在自由快乐的时光吧~

板书设计

                       《童心是小鸟》

               3/4

                        X   X   X

          强  弱  

 

xx  xx  x | x  x  O|

  

            x   x x |xx  x- |

 

 

教学反思

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一首二拍子《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与本课歌曲三拍子《童心是小鸟》对比欣赏,引出歌曲的节拍,并通过手鼓敲打节奏,引导学生行走做声势律动来引出3/4拍强弱弱的感觉。同样通过两条节奏来进行声势互动,老师并在互动中顺势引出歌曲中的第一乐段进行演唱,从而揭示课题进入主题教学环节。在教唱中,主要把歌曲分为两段进行教学,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了解到这是一首二段曲式结构,并通过聆听以及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节奏的不同使两段歌曲情绪上也是不同的。由于第二段情绪不同,我们所运用的声势也会不同,在此环节带领学生进行不同的声势律动,并进行完整的演唱。通过歌曲的编创环节,使教学更加丰富,趣味,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划龙船
后一篇:划龙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