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风俗的差异
标签:
风俗 |
分类: 生活 |
[2024年1月4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星期四,晴转多云,西北风微风,空气良,-8度至4度]
某人今天来上班,他说因为岳父一周年,休了两天班。我问起当地的习俗,他说闺女在一周年的头一天和嫂子、弟媳们去上坟,儿子和侄子们在一周年正日子去上坟,姑爷不用上坟。这让我非常惊讶。他对于我妻子家乡的习俗非常不理解,甚至有点语言抨击。我说没必要这么说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是很正常的事。
今天询问栾同学病情,他说急性肠炎,肚子疼的要命,发高烧,住院好几天了,发来一张病房的照片,正在输液。离的远,我也没办法去探望他,祝福他早点好起来。
下午闺女来电话,接到校本部通知,说她的户口不能落在学校。我很奇怪,既然不能落,为什么要收上去呢?我把电话要过来,直接打电话询问,是一位女老师接听的,她说我家女儿是北京的正式户口,不建议迁到学校去,以前有过这种情况的,曾经给学生带来过麻烦,所以老师强烈不建议迁到学校,并且现在看迁到学校也没什么好处,如果非要迁到学校的话,要学生写下免责声明。既然如此,那就不迁了,还是保留以前的集体户口吧。
快下班时,宣传部门发给我一个新闻报道的草案,这是他们在我提供的稿子基础上修改的,今年公司两项管理成果获得全国一等奖,两项成果获行业一等奖,是公司成立以来史无前例的,必须嘚瑟一下儿!我请两位领导都把了一下关,赶紧向宣传部门回复。很快,公众号上就正式发布了。

昨天哲子传达小组会精神,公司高层说对于始终在企业工作的老同志,不要惟学历、惟职称、惟资历,要尊重这些老同志。虽说只是几句话,仍然让我心里暖暖的。可是提到有可能让我兼职党建业务,让我很紧张,在原部门干了5年,早就够够的了,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尺寸之功,好不容易甩开了,真心不想再干了,腾出精力来干好本职工作才是正事。
微信扫一扫,永远不失联

加载中…